万事离心中。唐代。白居易。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好听琴》
本性好丝桐,
尘机闻即空。
一声来耳里,
万事离心中。
清畅堪销疾,
恬和好养蒙。
尤宜听三乐,
安慰白头翁。
中文译文:
我本性喜欢丝桐琴,
一旦听到琴声,世俗的纷扰即刻消失。
当这琴声传入耳中,
万事离心远去。
这琴声清澈舒畅,足以驱散疾病,
它宁静和谐,有益于身心的抚养。
特别适合听三种乐曲,
以安慰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描绘琴声的美妙为主题。诗人通过琴声所带来的感受,表达了对琴音的喜爱和欣赏。
首先,诗人称赞自己本性喜欢丝桐琴,丝桐是一种古代的琴乐器,表达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琴声的情感共鸣。他说一旦听到琴声,尘世的烦恼和忧虑都会烟消云散,心灵得到净化和解放。
接下来,诗人用“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表达了琴声所带来的超然境界。一旦琴声传入耳中,所有的烦恼和纷扰都离开了心灵,使人达到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诗人描述了琴声的特点和功效。他说琴声清澈舒畅,可以舒解身体上的疾病,带来快乐和舒适。琴声的恬静和谐也对身心有益,使人得到修养和滋养。
最后两句,诗人指出琴声尤其适合听三种乐曲,这些乐曲可以安慰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可以理解为诗人认为琴声具有安抚和慰藉的力量,可以给老人带来心灵上的宁静和安慰。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琴声美妙的赞美,传递了音乐的力量和对心灵的抚慰。通过琴声的描绘,诗人展示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老人的关怀和尊敬。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