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曾班底戴花回

出自宋代赵时韶的《庚辰春疥西峰壁》,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ě zēng bān dǐ dài huā huí,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三五年时折桂来,也曾班底戴花回
而今四十还流落,却被人呼老秀才。
()
折桂:(动)晋代郤(xì)诜(shēn)回答晋武帝时说自己“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来就用“折桂”比喻科举考试中被录取,现比喻竞赛中获得第一名。
班底:(名)原指旧戏班中主要演员之外的其他演员。后泛指在某主管人领导下的主要成员:老~。
流落:(动)穷困潦倒,没有固定住所和职业,离开家乡,在外地漂泊:~街头。[近]流浪|沦落。
秀才:(名)①明清两代院试录取后称生员,通称秀才。②泛指读书人。

《庚辰春疥西峰壁》是宋代赵时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庚辰春天,我曾在西峰壁上获得荣誉,也曾作为官员戴花回家。如今已过四十岁,却被人称为老秀才。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身遭遇的反思和感叹。赵时韶曾经在庚辰年(古代纪年法中,庚辰年为一个六十年的周期)的春天取得了一些成就,获得了桂冠,也曾作为官员返回家乡,并享受了官员的待遇。然而,现在他已经四十岁了,却成了一个流落失所的人,被人们戏称为老秀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痛苦。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自身的经历,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无奈。诗中的"庚辰春疥西峰壁"是一个寓言般的场景,象征着作者曾经的成功和辉煌。然而,这种辉煌和成功只是短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的境遇发生了转变。他已经过了壮年,而现在却变成了一个流离失所的人,被人们戏称为老秀才。这种反差和转变使得作者感到沮丧和无助。

通过这首诗词,赵时韶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反思。他展示了人生的起伏和无常,以及时间的无情流逝。这种沉思和感慨使得诗词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洞察。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对命运的无奈,引发读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