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曲屏风对银烛

出自明代张绅的《题江岫图》,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iù qū píng fēng duì yín zhú,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乌衣巷里东风老,蝴蝶飞来满芳草。
美人春梦隔天涯,十二巫山眉不扫。
巫山巫峡江水新,烟波渺渺江南春。
鸳鸯不识横塘路,鹦鹉窗间呼向人。
青绫谁共官曹宿,雪楮云毫吮晴绿。
太常春瓮碧霞沉,六曲屏风对银烛
()
东风:(名)①指春风。②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
蝴蝶:也作“胡蝶”。旧时以为蝶的总称,今动物学以为蝶的一种。构成鳞翅目锤角亚目的某些身体细长在白天活动的昆虫,经常具有鲜明的颜色,有特殊型的双翅。
飞来芳草:(名)香草,诗词中常用来比喻美好的品德。也比喻美好的人:觅~(找对象)|天涯何处无~。
天涯:(名)天边。比喻极远的地方:海角~。[近]天际|天边。[反]咫尺。
江水:即长江。
烟波:1.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2.指避世隐居的江湖。3.比喻文章波澜起伏。
渺渺:形容悠远;久远。
鸳鸯:动物名。鸟纲雁形目。体小于鸭,雄者羽毛美丽,头有紫黑色羽冠,翼之上部黄褐色,雌者全体苍褐色,栖息于池沼之上,雄曰鸳,雌曰鸯。也称为「匹禽」。
不识:不知道,不认识。西周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不处理,不主持。识,通“[[职]]”。
鹦鹉:1.鸟名。头圆,上嘴大,呈钩状,下嘴短小,舌大而软,羽毛色彩美丽,有白、赤、黄、绿等色。能效人语,主食果实。2.比喻有才之士。3.指鹦鹉杯。4.指鹦鹉洲。5.指汉袮衡所作《鹦鹉赋》。
常春屏风:(名)放置室内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
银烛:银烛,汉语词语,拼音是yín zhú,意思是银色而精美的蜡烛。

《题江岫图》是明代张绅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乌衣巷里东风老,
蝴蝶飞来满芳草。
美人春梦隔天涯,
十二巫山眉不扫。

巫山巫峡江水新,
烟波渺渺江南春。
鸳鸯不识横塘路,
鹦鹉窗间呼向人。

青绫谁共官曹宿,
雪楮云毫吮晴绿。
太常春瓮碧霞沉,
六曲屏风对银烛。

中文译文:
黑衣巷中东风迈岁月,
蝴蝶凌空舞满芳草。
美人春梦遥隔天涯,
巫山秀眉未曾修扫。

巫山巫峡江水清新,
水面烟波迷蒙江南春。
鸳鸯不识横塘之路,
鹦鹉在窗前呼唤人。

青绫绢谁与官曹共宿,
雪白纸上云毫吮吸着清绿。
太常春日青瓷瓮中,碧霞沉淀,
六曲屏风对着银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江南春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写,传达出作者深沉的情感。

诗的开篇写道“乌衣巷里东风老”,乌衣巷指的是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东风老代表时光的流逝,暗示岁月已逝。接着,诗中提到蝴蝶飞舞在芳草丛中,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和美好的景象。

诗的第二联写出了美人与作者之间的遥远距离,“美人春梦隔天涯”,表达了作者思念美人的心情。接着提到“十二巫山眉不扫”,暗示美人已经离开,巫山秀眉未曾修整,象征着美人的离去。

第三联以江水为背景,描述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巫山巫峡江水新,烟波渺渺江南春”。江水清新,烟波迷蒙,将江南的春天景色展现得很生动。

第四联描绘了鸳鸯和鹦鹉的情景,“鸳鸯不识横塘路,鹦鹉在窗前呼唤人”。鸳鸯不识横塘路表示美人对于情感的迷茫,而鹦鹉在窗前呼唤人则表达了作者对美人的思念。

最后两联描述了官场和文化的景象,“青绫绢谁与官曹共宿,雪白纸上云毫吮吸着清绿”,表现了官场的繁华和文人的风雅。而“太常春日青瓷瓮中,碧霞沉淀,六曲屏风对着银烛”则描绘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和远离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江南春天的美景、官场和文人生活的描绘,呈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