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嫌墙太低

出自宋代张景脩的《题无垢寺》,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ú xián qiáng tài d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禅房闭深花,锡杖生古藓。
秋山翡翠寒,春水玻瓈软。
无嫌墙太低,但恐路不远。
何人坐长松,令我思韦偃。
()
禅房:(名)僧徒居住的房屋,泛指寺院。
锡杖:锡杖xīzhàng[amonk'scane]佛家语。僧人所持的手杖。杖头有锡环,振时作锡锡声。也称“禅杖”、“声杖”、“鸣杖”芒鞋腾雾出,锡杖拨云归。——《梼杌闲评——明珠缘》
春水:1.春天的河水。《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黄武元年,迁左将军”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及春水生,潘璋等作水城於上流。”唐杜甫《遣意》诗之一:“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元杨维桢《雨后云林图》诗:“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餘春水生。”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唐崔珏《有赠》诗:“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3.指帝王春季游猎。《金史·舆服志下》:“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鶻捕鹅,杂花卉之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岁春水所过州县,其小官多干事,盖朕尝有赏擢,故皆勉力。”
无嫌不远长松

《题无垢寺》是宋代文人张景修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禅房闭深花,锡杖生古藓。
秋山翡翠寒,春水玻璃软。
无嫌墙太低,但恐路不远。
何人坐长松,令我思韦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寺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环境的触动和内心的感悟。诗人通过描写禅房闭合的深处开满了花朵,锡杖上生长着古老的苔藓,表现出静谧与古朴的氛围。秋天的山峦冷若翡翠,春水如同柔软的玻璃,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景色。诗人表示不介意墙垣低矮,但担心前方的路途会太远。最后,诗人思念起了韦偃,这是一位传说中的道士,让他沉思不已。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象,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思考。禅房闭合的深处盛开的花朵,象征着宁静和美好;锡杖上生长的苔藓,传递出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秋山翡翠寒和春水玻璃软的描绘,以自然景色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体悟。墙垣低矮和路途遥远的表达,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现实的思考和忧虑。最后,诗人思念起传说中的韦偃,可能是因为他对韦偃的智慧和境界心生敬仰,也可能是希望通过思念韦偃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启示。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心灵的感悟,通过寺庙景象的描绘,展示了一种宁静、古朴和超脱尘世的氛围。同时,诗中的一些反问和联想,也给读者留下了一些思考的空间,引发了对人生和境界的深入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