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来寄海边州。宋代。姚辟。京洛黄尘久倦游,一官来寄海边州。
诗词:《句》
京洛黄尘久倦游,
一官来寄海边州。
东篱碧竹连葱翠,
南汉青菰对荷浮。
探春珞玉长青玉,
射雁长风朝夕愁。
四十关山栖长夜,
春色何曾敌腰肘。
中文译文:
往来于京洛间的旅途疲劳已久,
一个官职被派到海边的州府。
东墙边碧竹与葱翠的藤蔓连结,
南汉地区青菰与荷花漂浮相映。
探春花开的玉兰树青叶长绿,
射雁声长风吹过,朝夕都感到愁苦。
四十个关山花都凋零的长夜里,
春光怎能与腰肘相比美。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游历过京洛(指京城和洛阳,即指整个国家)之后,对于长期旅游疲劳的感受。作者被派遣到海边的州府担任一官,并对这个新的环境进行了描绘,描述了海边州府青翠的竹篱与水草的美景。然而,作者心中仍感伤怀愁苦,追忆故乡的春景,惋惜自己长期离乡的辛苦,也表达了对家乡乡音乡土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五言绝句的形式构成,字字珠玑,情绪抒发凝练而深刻。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疲劳和思乡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京洛与海边州府的描绘,突出了游历疲劳、离乡思乡的主题。描绘东墙与南汉的自然景观,以及春色与长夜的对比,形象地展示了作者的心境变化。诗中描绘的海边州府的景色清新而美丽,与作者的疲劳和愁苦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作者思乡之情的切实存在。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后期宋代在游历疲惫中的苦涩之情,以及对故乡的深情思念。
润州金坛人,字子张。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授项城令,调通州通判,所至有声。究心六经,与苏洵同修《太常因革礼》。...
姚辟。润州金坛人,字子张。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授项城令,调通州通判,所至有声。究心六经,与苏洵同修《太常因革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