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谣

地震谣朗读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杨维桢朗读
()

猜你喜欢

寄斋今日又迁居,门巷相过五尺余。
王子何妨借人屋,渊明不必造吾庐。
大千眼里无非奇,三十乘中皆是书。

()
松杉满院风,瓜豆一篱绿。
不闻车马过,时得高人宿。
日暮还独归,怅望城东曲。
()

解装歇马访高僧,门掩东风日又曛。
入定不知禅外事,任侬敲碎北山云。

()

由来得计在通津,蚀尽冥冥古道尘。犊子掣辕疲欲死,须知作俑是椎轮。

()
小亭露压风枝动。
鹊炉火冷金瓶冻。
悄悄对西窗。
瘦知罗带长。
()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

“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始于宫邻,卒于金虎。嬴氏搏翼,择肉西邑。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楚筑章华于前,赵建丛台于后。秦政利觜长距,终得擅场,思专其侈,以莫己若。乃构阿房,起甘泉,结云阁,冠南山。征税尽,人力殚。然后收以太半之赋,威以参夷之刑。其遇民也,若薙氏之芟草,既蕴崇之,又行火焉!惵惵黔首,岂徒跼高天,蹐厚地而已哉?乃救死于其颈!敺以就役,唯力是视,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于大汉而欣戴高祖。”

()

五柳门庭八桂香,层林尽染晓来霜。蒲瓜尖上朝暾出,便送峰阴向草堂。

()

过却黄河走退滩,人烟寥落北风寒。亢村有驿无完榻,聊托羸躯一夜安。

()

东门车马路,此路在浮沉。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

从来名利地,皆起是非心。所以青青草,年年生汉阴。

()

今朝四月一,春去无踪迹。衲僧拄杖子,依旧光黑漆。

看看,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

坐啸宣城迹已赊,青山今日属寒家。多情宾客门如市,不独风流解染花。

()

嫩绿柔红斗晓晖,江南花信未全稀。镜前病起愁添鬓,马上春寒未授衣。

蔓草似连边外色,遥山半入雨中微。家园三径知无恙,碧荇苍苔满旧矶。

()

山崦谁家绿树中,短墙半露石榴红。
萧然门巷无人到,三两孙随白发翁。

()

忆自别郎时,数到郎归日。及至郎归郎又行,泪脸香红湿。
残梦怕寻思,罥绣慵收拾。夏簟青青白昼长,背倚阑干立。

()
春尚浅。
谁把玉英裁翦。
尽道梅梢开未遍。
卷帘花满院。
()

轻澜沔满带维舟,新雨群鱼藻际浮。
既亦非知梁上乐,敢嗟彼有釜中忧。
汉江水浊斑衣獭,楚岸烟深雪色鸥。

()
我家张许同生岁,果者尧时值圣明。
丙子与君无贵者,甲辰惟我亦同庚。
闲云万岭林泉兴,明月一溪邱壑情。
同岁同心有如此,相期岁晚李歌行。
()

韦杜城南尺五天,东风花柳醉歌前。岂如茅屋青松下,扫榻焚香抚七弦。

()

野色宽围四缭墙,一穿林径百忧忘。
浓花细草青春半,语燕游蜂白日长。
寄兴不知诗笔倦,惜时犹喜酒杯香。

()

牵牛在南纪,游子上河梁。殿阁终前席,江湖且下方。

州闾无别业,文字有他肠。万里关西路,秋槐日夜黄。

()

云中楼观翠岧峣,载道飞香远见招。非有芝兰从地出,略无烟雾只风飘。

玉皇案侧当霄立,王母池边向日朝。却袖馀薰散人世,九天清露海尘飘。

()

不作太白梦日边,还同乐天赋池上。
池上今年有荷叶,细雨游鱼噞轻浪。
教儿读易不应举,幽人一爻吾得尚。

()

荻芦阴里小徘徊,薄暝轻舠且未开。山叶打篷风拍水,虫声如雨过溪来。

()

昭潭黑云起,橘洲风捲沙。乱雨洒篷急,惊堕樯上鸦。

鼋鼍互出没,暗浪鸣橹牙。渔灯半明灭,湿光穿芦花。

()
琼佩朝元礼玉坛,散花天女集云端。
仙人骐骥纷前导,上帝旌幢俨下观。
黍米珠悬光烨烨,桂花香冷露漙漙。
空歌奏彻琅风细,一一飞鸣献顶丹。
()

三代日方中,为民破重昏。
既蚀复光融,孔孟道益尊。
古礼今则亡,陈编意犹存。

()

更无百尺俯层巅,扶杖来寻曲曲泉。台榭大都唐以后,觞诗最盛宋中年。

云昏乔木遮僧院,风约飞花堕钓船。日暮洼樽亭畔望,眼前谁是酒中仙。

()

羞将铁砚磨,万事总谈何。
断酒除狂兴,看书起睡魔。
霜林秋色惨,山馆雨声多。

()

离京邑,出凤城,山林中隐名埋姓。乱纷纷世事不欲听,倒大来耳根清净。 怀古

  项羽争雄霸,刘邦起战伐,白夺成四百年汉朝天下。世衰也汉家属了晋家,

()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

刻意悲秋发未华,诸曹频费杜陵嗟。
歌缘郢客高难和,璧是秦人误指瑕。
绿底恩书褒振滞,乌衣群从庆还家。

()

客来唤出最钟情,暂别谁知便隔生。昨日闽州书信到,伤心犹有阿归名。

()

流波万斛忠臣泪,遗迹千年采石矶。南北于今失天限,江山如昨怆人非。

新潮寂寞阴风怒,旧冢荒凉落月辉。一去不来虞雍国,当时渡马更秋肥。

()

一别十年事,相逢淮海滨。还思洛阳日,更话府中人。

且对清觞满,宁知白发新。匆匆何处去,车马冒风尘。

()

閒居学圃枕城隈,竹屋茅斋日日开。不用闭门防客到,爱閒能得几人来。

()

黄金市镇水湾环,屋瓦高低竹树间。西北有峰如翠黛,舟人说是酒墰山。

()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未如鸥鸟伴;经惯,也应学得老渔蓑。

()

探山只数里,倚棹变阴晴。草树依城转,凫鸥傍水轻。

松风生夜色,人语杂溪声。隐者不可见,空余钓石情。

()

珥笔频年在石渠,一囊官粟百无馀。伯鸾本不因人热,中散从知与世疏。

尺蠖屈伸存我法,蜗牛负戴亦吾庐。短檠取次新凉入,珍重穷愁且著书。

()
夷方虽尔异,天性本然同。
自昔闻曾子,如今在海东。
()
久雨涔{左雨右资}浃甸圻,层云晻暧压城低。
沈灰将恐蛙生灶,负土深防蚁漏堤。
避冷竹窗烘炭兽,祷晴琳馆抗旌霓。
知君方欲行千里,早晚残霞却照西。
()

齐有梁丘据,晋有乐王鲋。据能爱晏婴,鲋欲残叔誉。

二臣嬖两朝,事君为悦豫。景有尚贤志,据逆以为助。

()

所欢子。莲从胸上度。刺忆庭欲死。

()

西夏往来迁子去,量移今喜在长安。梦魂尚悸关河险,足力应谙道路难。

定见相如归赵璧,不妨钟子著南冠。春风拟作还乡伴,花满吴宫得共看。

()
枝上杨花糁玉尘。
晚风扶起处,雪轻盈。
扑人点点细无声。
谁能惜,撩乱满江城。
()
伐叛天威震,恢疆帝业多。
削平侔肃杀,涵煦极阳和。
蹈厉观周舞,风云入汉歌。
功成推大定,归马偃琱戈。
()

转徙知吾拙,平陂信有天。却怜蓬矢奋,差少羽书传。

揽翠依金阁,烹云近玉泉。干戈如永偃,高枕故庐边。

()
谁伴明窗独坐。
和我影儿两个。
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
无那。
()

少府怀贞节。
忘躯济所奉。
吏道勤不息。

()
老子虽贫未易量,风流犹在小茆堂。
蒲萄锦覆桐孙古,鹦鹉螺斟玉瀣香。
千点荷声先报雨,一林竹影剩分凉。
秋来便有欣然处,新种蓴丝已满塘。
()

飞来古刹传齐梁,浩劫新开胜地藏。雨散诸花盈法座,月移孤镜到禅堂。

玉环留院千年幻,金锁空潭一水长。独有悬崖松树色,商声萧瑟自苍苍。

()

无限离怀托酒卮,挑镫重检箧中词。真如仙爪搔逢痒,那有官声掩到诗。

尘积琴樽闲拂拭,园荒松菊急抚持。相将共订名山业,为遣飞鸿预寄知。

()

卓家人富颇轻财,犊鼻堪依不用媒。
只似侬家贫亦好,枯桐那得凤凰来。

()
禁里秋光似水清,林烟池影共离情。
暂移黄阁只三载,却望紫垣都数程。
满座清风天子送。
随车甘雨郡人迎。
()

见说中林路,祇在剩溪里。落日少人行,小桥站溪水。

()

星桥南望沉犀渚,雪岭西连抱珥河。关塞渺茫魂梦隔,山川迢递别离多。

汀洲春雨搴芳杜,茅屋秋风带女萝。心事未从詹尹卜,生涯聊听僰童歌。

()
粤藤玉板泽於脂,歙婺隃糜理胜犀。
归日锦囊诗几许,七闽当有数千题。
()

乾坤疏瀹处,砥柱有孤峰。波撼龙宫月,经翻鹢首风。

山光遥似逼,海气近还空。何物神珠女,思王赋已工。

()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
搔冰珠重步微摇,约臂金寒束未牢。
要见低鬟揎玉腕,更须斜抱紫檀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