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棒当时要打杀

出自宋代释宗杲的《偈颂一百六十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bàng dāng shí yào dǎ shā,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今朝正是四月八,净饭王宫生悉达。
吐水九龙天外来,捧足七莲从地发。
点胸点肋独称尊,大口开张自矜伐。
都卢住世七旬馀,四十九年瓷忉怛。
赖有云门老破师,一棒当时要打杀
人人尽道报佛恩,将此深心奉尘刹。
()
正是,外来,大口,开张,自矜,瓷忉怛,云门,打杀,人人

《偈颂一百六十首》是宋代佛教僧人释宗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今朝正是四月八,
净饭王宫生悉达。
吐水九龙天外来,
捧足七莲从地发。

此诗的中文译文是:
今天早上是四月八号,
净饭(指佛教中清净的食物)在王宫里产生了悉达(悟道的意思)。
九条龙从天外喷水而来,
七朵莲花从地里升起。

这首诗词主要描绘了佛教的神圣景象,以及释宗杲作为佛教僧人的内心感受。通过描述王宫中产生的净饭、天外的九条龙和地下的七朵莲花,展示了佛教的神秘力量和崇高境界。同时,诗中还表达了释宗杲个人的修行心态和对自己修行成果的自豪。

点胸点肋独称尊,
大口开张自矜伐。
都卢住世七旬馀,
四十九年瓷忉怛。

此诗段的中文译文是:
戳胸戳肋只自诩尊贵,
大口张开自吹自擂。
都卢(地名,在诗中表示永恒之地)住了七十多年了,
四十九年的修行经历。

这段描述了作者对自己佛法修行的得意和骄傲,认为自己点化了别人的心才称得上尊贵。同时,作者还自夸自己口才好、修行成果多。这种自诩和夸耀的态度,也体现了释宗杲个人的修行心态以及其对佛法理解和传播的自信。

赖有云门老破师,
一棒当时要打杀。
人人尽道报佛恩,
将此深心奉尘刹。

此诗段的中文译文是:
幸得云门寺的老师父,
曾一度想打我一棒。
人人都说要回报佛教的恩德,
我将我内心的虔诚献给佛寺。

这段描述了释宗杲感谢云门寺老师给予他严格教诲的同时,也表达了他自愿将自己的虔诚奉献给佛寺以回报佛教的恩德。这反映了佛教信徒的崇敬之情和对佛寺的敬畏。

整首诗词揭示了释宗杲作为佛教僧人对佛教的信仰和修行的心路历程。通过描绘佛教的神圣景象和自称自夸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佛法修行和对自身修行成果的自豪和自信。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师父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佛教信仰的承诺和敬畏。这首诗词通过对佛教信仰和个人修行的描绘,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境,传达了佛教的智慧和崇高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