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海里横身

出自宋代释宗琏的《偈五首》,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shì fēi hǎi lǐ héng shēn,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唤作拄杖则触,不唤作拄杖则背。
若也识得,荆棘林中撒手,是非海里横身
脱或未然,普贤乘白象,土宿跨泥牛。
()
拄杖:1.执持。三国魏曹操《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2.支撑着拐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韩康伯病,拄杖前庭消摇。”宋苏轼《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3.手杖,拐杖。唐钱起《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宋陆游《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明马愈《马氏日抄·憨皮袋》:“乃贯休所画弥勒佛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禹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鲧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荆棘:(名)泛指带刺的小灌木。比喻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障碍:~载途。
撒手:1.松手、放开。2.死亡。3.放弃。4.分手,分别。5.放手,无所拘忌。
是非:1.对与错;正确和谬误:明辨~。2.口舌;纠纷:招惹~。搬弄~。3.评论;褒贬
横身未然:(动)还没成为事实:防患于~。
白象土宿

中文译文:

唤作拄杖则触,不唤作拄杖则背。
若也识得,荆棘林中撒手,是非海里横身。
脱或未然,普贤乘白象,土宿跨泥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释宗琏写的五首偈颂,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述了人们在世间的境遇。

诗的第一句“唤作拄杖则触,不唤作拄杖则背”,提到了一个人持着拄杖走路的姿势,表达了在世上行走时会面临困境和阻碍。如果握住拄杖,则会触碰到前方的障碍物;如果不握住拄杖,则会背负着以前发生的困境。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在世间遇到的种种挑战和矛盾,呈现了生活的无常和困扰。

接下来的两句“若也识得,荆棘林中撒手,是非海里横身。脱或未然”,意味着如果能够认识到这种状况,就可以放下人间烦恼和是非,摆脱困境。诗中的“荆棘林”和“是非海”象征了世间的困扰和纷争。只有通过超越这些,才能可能摆脱困难,获得自由。

最后一句“普贤乘白象,土宿跨泥牛”,用佛教中的普贤和民间传说中的泥牛来比喻,传达了一个人超越世俗、达到智慧和境界的意思。普贤是佛教中观音菩萨的辅佐神,常常骑着一只白象。这里的白象象征普贤的威严和智慧。而泥牛意味着平凡的牛,象征着平凡和世俗。通过这两个形象的对比,诗中表达了一个人在超越尘世后,可以达到崇高和卓越的境界。

通过这首诗词,释宗琏展示了一个人在世间所面临的挑战和矛盾,并鼓励人们通过领悟和超越,寻求真正的自由和智慧。诗意深刻,给人以警示和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宗琏

释宗琏(一○九七~一一六○),号穷谷,俗姓董,合州云门(今重庆合川东北)人。幼师广化了达,剃度后,往参信相昌禅师。又扣月庵于道吾,随居福岩。晦迹南岳二十年,居思大三生藏,因号琏三生。晚住荆门军玉泉寺。为南岳下十六世,大沩月庵善果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三十年卒,年六十四。《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九首。...

释宗琏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