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现三界前

出自宋代释仲殊的《破山光明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ì xiàn sān jiè qián,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
身是光明幢,语是光明经。
光明聚不散,妙是成真形。
示现三界前,何劳问丹青。
坐断龙斗山,宝月孤亭亭。
()
光明幢光明经光明:(名)亮光:他眼前闪出一线~。[反]暗淡|黑暗。②(形)明亮。③(形)表示正义或有希望的事物:~之路|~大道。[反]黑暗。④(形)没有私心,坦白:~正大|~磊落。[反]阴暗。
不散成真形示现:1.佛教语。谓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如观音之三十三身。2.引申谓神灵的显现。
三界:1.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三个层次;又称作三有生死,或单称三有。2.犹三届,三期。
丹青:(书)(名)①丹为红色的朱砂,青为青色的石青,古人常以此为颜料作画,故代指绘画。②指史册;史籍。
亭亭:(书)①(形)形容高耸:~白杨|翠柏~。②同“婷婷”。

破山光明庵,朝代宋代,作者释仲殊。诗意:身体就是光明幢,言辞就是光明经。光明聚集不分散,奇妙之处成就真形。展现在三界之前,何必问它形象是否具有真实。坐在断龙斗山上,像一轮孤瑞宝月高悬台。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以光明为主题的佛教诗。诗中作者通过比喻自己的身体和言辞,将其比喻为光明幢和光明经。光明象征着智慧和真理,表达了佛法中的思想。诗人认为光明是聚集在一起的,不会分散,表达了对佛法的信仰和佛法的无尽奇妙之处。诗人还通过比喻自己坐在断龙斗山上,如一轮孤瑞宝月高悬在空中的台,使诗中形象更加凝练和富有想象力。

中文译文:这座破山的光明庵,属于南宋时期的佛家僧侣释仲殊所作。诗意:身体就好比是一面光明的旗帜,言辞就好比是一本充满智慧的经书。光明汇聚在一起无法分散,内涵含有无比奇妙的真理。在三界展现之前,何必问及它的形象是否能被凡人所理解。宛如坐在断龙斗山之上,宝贵月亮孤瑞高挂在天上。

诗意:这首诗表达了对佛法的崇尚和对智慧的追求。诗人通过以身体和言辞来比喻佛法的光明和智慧,强调光明聚集不分散,具有无尽的奇妙和真理。诗人同时也展现了对佛法的信仰,认为佛法的形象无需通过凡人的描绘和想象,而是可以直接示现在世间。最后,诗人以断龙斗山和高悬的孤瑞宝月来形容自己的境界,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佛家的智慧思想和对佛法的赞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仲殊

释仲殊,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俗姓张,名挥,仲殊其法号。尝应进士试,不中,弃家为僧,曾住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崇宁间自缢,事迹见《吴郡志》卷四二、《吴中人物志》卷一二、《栖真志》卷四。...

释仲殊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