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透法身北斗藏

出自宋代释晓聪的《法身颂》,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èn tòu fǎ shēn běi dǒu cá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参禅学道莫茫茫,问透法身北斗藏
余今老倒尪羸甚,见人无力得商量。
唯有钁头知我意,栽松时复上金刚。
()
参禅:佛教指静坐冥想,领悟佛理。
学道:学习道艺,即学习儒家学说,如仁义礼乐之类。学习道行。指学仙或学佛。即学政。
茫茫:(形)无边无际,让人看不清:人海~。
法身:1.佛教语。梵语意译。谓证得清净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法身”不生不灭,无形而随处现形,也称为佛身。各乘诸宗所说不一。2.指高僧之身。3.旧指修炼得道之身。
尪羸见人无力:(动)①没有力量:~回天。②没有力气:手脚~。
商量:互换看法或想法;商谈。
钁头我意金刚:(名)佛教称佛的侍从力士,因手持金刚杵(古印度兵器)而得名。

《法身颂》是一首由宋代禅宗僧人释晓聪创作的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参禅学道莫茫茫,
问透法身北斗藏。
余今老倒尪羸甚,
见人无力得商量。
唯有钁头知我意,
栽松时复上金刚。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禅宗修行的主题,强调了参禅学道的重要性以及追求法身的真相。诗中作者已经年老力衰,没有能力与他人交流,但他仍然保留着寻求真理的愿望。唯有与禅宗相关的“钁头”(指磨石头以磨禅定用具的僧人)了解他的心意,从中可以看出他在修行中的坚定与执着。钁头栽松时也常常上金刚山,这暗示着修行者要持续精进,不断攀登向上追求更高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禅宗修行者的内心境界。诗中透露出作者的孤独以及身心已经衰弱的状态,但他依然对修道与追求法身具有强烈的渴望。作为一位修行者,他意识到真正的智慧无法被言语描述,只有通过参禅与钁头的对话才能真正理解和传达内心意义。诗中的“法身”指的是人的本性或本体,追求法身就是追求真实自我的觉悟与解脱。通过栽松、上金刚山的比喻,作者表达了在修行中要不断努力,不断超越自我的信念。

《法身颂》表达了禅宗修行者在追求法身真相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困境与心路历程,同时也表达了坚持修行、精进不懈的信念。诗中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以及直抒胸臆的情感,使其成为禅宗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晓聪

...

释晓聪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