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业苦无多。宋代。释绍昙。未入鸡足山,不踏黄梅路。恶业苦无多,平白披毛去。明眼人前,一场笑具。
《偈颂一百零二首》
未入鸡足山,
不踏黄梅路。
恶业苦无多,
平白披毛去。
明眼人前,
一场笑具。
中文译文:
如果没有踏上鸡足山,
就不会经过黄梅路。
恶业的积累并不多,
我只是为了修行而放弃世俗。
在明眼人面前,
我成为了笑柄。
诗意:
这首诗是由宋代佛教禅师释绍昙所写。诗中表达了修行者放下世间纷扰,追求内心的解脱和升华的主题。作者告诫人们,如果不踏上鸡足山(即修行之路),不经历苦难和磨砺,就无法领悟真理。作者选择了放弃尘世名利,过着简朴的生活,以此来超脱恶业的困扰。然而,这样的选择在一部分人眼中成为了笑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修行态度和选择,通过一些寥寥几字的描述,揭示了修行者的内心境界。诗中所描述的鸡足山和黄梅路都是佛教中重要的修行胜地和障碍物,以此来象征修行之路的艰辛和付出的努力。诗中的恶业指的是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和执念,作者认为修行者应该要舍弃这些恶业,以达到内心的解脱和升华。然而,作者也意识到,在俗人眼中,修行者的选择可能不为人理解,甚至被戏谑和笑视。这种对常人的误解和戏谑,使得修行者需要更加坚定和执着,继续修行的道路。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运用简洁而形象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修行道路上种种艰辛和他人嘲笑的思考和回应。表达了修行者追求内心解脱的决心和坚持,以及对世俗观念的超越。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释绍昙。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