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有三诀

出自宋代释善昭的《》,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én yáng yǒu sān jué,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汾阳有三诀,衲僧难辨别。
更擬问如何,拄杖惊头揳。
()
辨别:(动)根据事物的特点,加以区别:~方向|~好坏|~真伪。[近]辨认。
拄杖:1.执持。三国魏曹操《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2.支撑着拐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韩康伯病,拄杖前庭消摇。”宋苏轼《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3.手杖,拐杖。唐钱起《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宋陆游《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明马愈《马氏日抄·憨皮袋》:“乃贯休所画弥勒佛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禹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鲧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偈》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善昭。诗的内容描述了汾阳地区存在着三个不同的教派,这给衣钵僧(穿袈裟的僧人)带来了困扰,他们难以辨别谁是真正的佛教僧人。诗人愿意提问,如何能够准确辨别谁是真正的僧人,因为假冒者常常使用类似的外观来误导人们。

《偈》的中文译文如下:
汾阳地区有三个教派,
衣钵僧很难辨别。
还想问问大家,
举杖只吓破头。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汾阳地区存在的宗教混乱情况,以及衣钵僧难以分辨真伪之事,表达了作者对于僧人身份的混乱和对宗教伪装的忧虑。诗中所问的问题其实是一个比喻,表示作者对于世道的迷茫和对真理的探寻。作者深思熟虑后,认识到凭借外在的形象无法判断真实的本质。

此诗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变动和文化背景。南宋时期,佛教作为中国主要的宗教之一,受到了大规模的追随,尤其在寺庙建设和僧侣聚集方面。然而,随着寺庙数量的增加和僧侣阶层的扩大,也导致了许多伪僧的出现,混乱了真假僧人的辨别。

诗人通过写生活中的细节,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思考。诗中的“拄杖惊头揳”揭示了真伪僧人之间鲜明的对比。真正虔诚的僧人会用拄杖作为辅助,而伪僧却会借此来吓唬人们。

《偈》深刻地展现了现实社会背景下的人们对于真假之辨的困惑,同时也提醒人们关注真理和真实的本质,不要轻易被外表所欺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善昭

...

释善昭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