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僧顶上波涛起。宋代。释如净。雨打虚空乾剥剥,日明大地黑漫漫。个中开得金刚眼,生死何尝有异端。须弥山,大海水,衲僧顶上波涛起。
诗词的中文译文:
雨打虚空乾剥剥,
日明大地黑漫漫。
个中开得金刚眼,
生死何尝有异端。
须弥山,大海水,
衲僧顶上波涛起。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雨水打在广阔虚空中,明亮的太阳照耀下,大地却陷入黑暗中。然而,诗人通过开启金刚眼,认识到生死并没有太多的区别或分别。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教思想中对生死境界的理解。雨打虚空,是一种揭示佛教中“空”概念的隐喻,通过形容雨水打在虚空中,强调了物质世界的无实性和幻化性。太阳明亮,而大地却黑暗,传达出了世界的表象和背后的真相的反差。
金刚眼被诗人用来比喻开启智慧,透视幻象的本质。通过开启金刚眼,诗人认识到生死本质上是相同的,没有明显的区别。这体现了佛教对死亡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和超越。
须弥山和大海水是佛教中的象征,衲僧顶上波涛起则暗示衆生在无尽的生命中承受着磨难和起伏。这种波涛起伏对于修行者来说,只是表面现象,无需过多在意。
总体上,这首诗词以简短而鲜明的语言,表达了佛教中对生死的洞察和宏大的世界观,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岩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为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鉴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馀年,卒年六十六。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释如净。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岩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为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鉴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馀年,卒年六十六。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