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实为耽源切

出自宋代释如珙的《颂古四十五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uó shī shí wèi dān yuán qiè,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真正道流行脚去,护身符子不须担。
国师实为耽源切,不是临岐作对谈。
()
流行:(动)广泛传布;盛行:~色|~歌曲。[近]风行|盛行。[反]过时。
国师:1.国家的军队。《左传·襄公十八年》:“子殿国师,齐之辱也。”2.王莽设置的职官。《汉书·刘歆传》:“及王莽篡位,歆为国师。”参见“四辅”。3.太师的别称。《后汉书·赵典传》:“公卿復表典篤学博闻,宜备国师。”李贤注引徐坚云:“国师,即太师也。”4.一国的师表。《陈书·周弘正袁宪传赞》:“观其雅量标举,尤善玄言,亦一代之国师矣。”5.指国子祭酒。《梁书·王承传》:“俄转国子祭酒。承祖俭及父暕尝为此职,三世为国师,前代未之有也。”6.帝王封赐僧人的尊号。始于北齐法常。《大宋僧史略》卷中:“北齐有高僧法常……齐王崇为国师。”《景德传灯录·慧安国师》:“嵩岳慧安国师……武后徵至輦下,待以师礼。”7.元、明、清亦用以敕封藏传佛教地区(西藏、内蒙等)的上层僧侣。《元史·释老传·八思巴》:“中统元年,世祖即位,尊为国师,授以玉印。”
实为不是:(名)错误;过失:好意帮他,反倒说我的~|他总在背后说别人的~。
作对:1.敌对。2.为配偶。

《颂古四十五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如珙。这首诗词描述了真正的道流修行之人远离尘世,无需担心护身符的防护,同时也暗指真正的修行并非临岐(即世俗之地)才能进行。

中文译文:
真正的道流修行者去向远方,
无需担心护身符。
国师实际上是耽溪的切身,
而不是在临岐之间的对话。

诗意与赏析:
《颂古四十五首》通过简洁的表达方式,传达了对真正道流修行者的赞美和认同。诗中的“真正道流行脚去”表明真正的修行者将身心投入到修行之中,追求精进与卓越,而非停留在表面的迎合与模仿。诗中的“护身符子不须担”则暗示真正的修行者已经超越了迷信的束缚,他们拥有内在的力量和智慧,自足而不依赖外界的保护。

接下来提及的“国师实为耽源切”是对道家文化及其源头的致敬。耽溪被视为道家的重要源流之一,国师即指向修行者传授智慧的领导者。诗中的“不是临岐作对谈”则质疑了一些自称修行者的临岐之间的虚伪对话,暗示真正的修行并非停留在世俗之间,而是更深层次的内心体验。

整首诗以豁达开阔的视角,肯定了真正道流修行者的自由与超越。通过对世俗假象的批评,诗词呼吁人们追求内心独立和真实,超越常规的追逐与执著,寻找真正的智慧和感悟,体悟生命的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