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云伤我怀。宋代。庞谦孺。人无百年期,乃为千岁根。蓄积为众鶵,此意古所敦。悯余贫贱士,窘束未易论。今岁夏潦至,信宿水浸门。旧粟已告竭,新稼无一存。朝分糠籺餐,暮掇藜藿吞。一身未保活,况敢念子孙。虽云伤我怀,赋命不可奔。未死尚为氓,一息犹天恩。
古诗四首呈刘行简给事丈
人无百年期,乃为千岁根。
蓄积为众鶵,此意古所敦。
悯余贫贱士,窘束未易论。
今岁夏潦至,信宿水浸门。
旧粟已告竭,新稼无一存。
朝分糠籺餐,暮掇藜藿吞。
一身未保活,况敢念子孙。
虽云伤我怀,赋命不可奔。
未死尚为氓,一息犹天恩。
此诗描述了作者庞谦孺对自己贫贱身份的渴望改变,同时抒发了他对时世困苦的感叹与忧虑。
诗中首先提到人的寿命有限,人类的根基只能存在千年这样长久的时期。然后,作者以“蓄积为众鶵”来比喻积蓄为一大群农禽,暗示了积蓄的重要性,这种观念是古代所推崇的。
接着,作者表达了对自己的贫贱身份的同情和窘困,认为目前的情形并不容易改变。提到今年夏天的洪水淹没了他的门户,粮食储备已经耗尽,新种的庄稼也没有存活下来。他不得不白天吃糠米,晚上采摘野菜自给自足。
然后,他提到自身的生存条件仍然十分困难,更别提能想念子孙后代。尽管他有悲伤和牵挂,但他认为命运使然,不能随意逃避。即使未死,他仍然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平民,只活下来一天也是天命所恩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词语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揭示了古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和生活困境。通过对自身处境的叙述,诗人呈现了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同时也表达出对改变命运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庞谦孺(一一一七~一一六七),字祐甫,晚号白蘋老人,单州(今山东单县)人,寓居吴兴。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以季父恩为将仕郎。历泰州海陵尉,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江南东路转运司干办公事,镇江府观察推官。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权监饶州景德镇,寻卒,年五十一。有《白蘋文稿》十卷,已佚。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二《祐甫墓志铭》。今录诗三十四首。...
庞谦孺。庞谦孺(一一一七~一一六七),字祐甫,晚号白蘋老人,单州(今山东单县)人,寓居吴兴。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以季父恩为将仕郎。历泰州海陵尉,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江南东路转运司干办公事,镇江府观察推官。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权监饶州景德镇,寻卒,年五十一。有《白蘋文稿》十卷,已佚。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二《祐甫墓志铭》。今录诗三十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