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天地长

出自宋代刘壎的《补史十忠诗·参政行丞相事陆公秀夫》,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íng yì tiān dì zhǎng,诗句平仄:平仄平仄仄。
天地无托足,海天同隰光,明知复何为。
不忍隳三纲。
裸荐觊少延,讴歌宁远忘。
或者莒在齐,聊且帝一方。
竭蹶竟委顿,臣谋非不臧。
运去天莫留,力尽心弥强。
终不负吾主,名义天地长
怀璽随龙游,举室水中央。
斯人文华士,乃尔百炼刚。
机云傥通谱,应羞朝洛阳。
()
天地:(名)①天和地:惊~,泣鬼神。②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③境地:没想到事情会弄到这步~。
明知:明知míngzhī知道得很清楚明知故问。
不忍:(动)心里忍受不了:于心~|~释手。
三纲:1.佛寺有上座﹑维那﹑典座,皆为主要职务,称三纲。2.封建社会中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
讴歌:(动)歌颂,赞美。[近]歌颂。

诗词的中文译文:

《补史十忠诗·参政行丞相事陆公秀夫》

天地无立足之地,海天同一片光明,明知复还有何意义。不忍破坏社会的三纲五常。只能裸身上告于君王,歌颂宁远之忠义。或许像齐国的莒那样,可聊以安抚我对天下的忧虑。辗转艰难,但宦途上的谋略并非不臧。天命无法保留,努力耗尽,仍然心怀坚强。终不辜负我主,名义将长存于天地间。怀揣玺璽,随着龙行游走,夫妻二人居住在湖水中央。这个人是有着文采和修养的士人,如同钢铁般坚强。机运将要通达全国,应该感到惭愧身处洛阳。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刘壎为补充《十忠实录》中未收录的忠臣陆秀夫而写的。诗中表达了忠义之心和忠臣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中的第一句“天地无托足,海天同隰光”,意指天地广大,没有一个人可以在天地间找到立足之地,就如同海天一片光明。这是对于天地辽阔和人类渺小的描述。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伦理道德的呼吁和批判。作者表示明白,但是不忍心破坏社会的三纲五常,即君臣、父子、夫妻三纲和忠义、仁爱、孝顺、礼法、廉洁的五常。同时,作者呼吁对忠义进行赞美和弘扬,表达了他对于正义和公平的向往。

然后,诗中描绘了陆秀夫裸身上告于君王的形象,以及对宁远之忠的颂扬。这充分展示了陆秀夫对于国家和君王的忠诚,以及忍受卑贱为国家效力的决心。

随后,作者选择了莒那个地方作为比喻,希望如同莒王一样,能够安抚他对天下的忧虑。这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安危的担忧和希望。

之后几句表达了宦途的艰辛和谋略,但坚信自己的忠义不可动摇。他运势已尽,力量已尽,但仍旧充满坚强和追求进步的信念。

最后几句,作者希望自己不辜负君主的期望,将名义传承于天地之间。并以怀揣玺璽的形象,表达了他随着龙行游走和夫妻二人居住在湖水中央的心境。

整首诗表达了忠臣的忠诚精神以及对于正义和公平的向往,对于社会伦理道德的呼吁和批判。与此同时,也通过对忠臣陆秀夫的描述,表达了对于忠义精神的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