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生涧底

出自宋代黄大受的《偶成》,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ōng bǎi shēng jiàn dǐ,诗句平仄:平仄平仄仄。
蕨薇生山巅,长不逾蓬蒿。
松柏生涧底,岁久还干霄。
禀质自不同,托身奚必高。
()
山巅:山顶。
不逾蓬蒿:(名)①茼蒿,一种植物,嫩茎和叶可作蔬菜,也叫蒿子秆。②(书)飞蓬和蒿子,比喻民间(含轻视义)。
禀质不同:1.不一样。《文选.枚乘.上书重谏吴王》:「秦卒擒六国,灭其社稷,而并天下是何也?则地利不同,而民轻重不等也。」《儒林外史.第一回》:「此兄不但才高,胸中见识,大是不同,将来名位不在你我之下。」2.不答应。3.意见不和。《后汉书·孔融传》:“﹝融﹞与中丞赵舍不同,託病归家。”
托身:寄身;安身。犹托生。

《偶成》是宋代诗人黄大受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蕨薇生山巅,
长不逾蓬蒿。
松柏生涧底,
岁久还干霄。
禀质自不同,
托身奚必高。

诗意: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表达对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的追求和价值观。作者通过描绘山巅上生长的蕨薇,无法超越蓬蒿的高度;涧底上生长的松柏,经过岁月长久后能够达到高耸云霄的高度。作者认为每个人的天赋和品质是不同的,因此个体的成就也会有所不同。诗词最后提问,如果我托身于何处,必然能够取得较高的成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通过对比蕨薇与蓬蒿、松柏与云霄的高度,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追求。诗中的蕨薇和松柏都是常见的植物,但它们的生长环境和高度却有所不同,暗示了每个人的禀质和潜力也是不同的。作者通过这种自然景物的对比,呼应了人生的真实情况,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质和潜力。

诗词最后一句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作者托身于何处才能取得较高的成就。这句话是对前文的总结和提问,同时也是对读者的思考和启示。作者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思考,同时也引导读者思考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追求和价值观的思考,同时也给予读者启示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