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马不至处

出自元代方回的《秋晚杂书三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ē mǎ bù zhì chù,诗句平仄:平仄仄仄仄。
昔闻有烈士,哀歌缺唾壶。
衰暮心不已,徇名殆忘躯。
我老讵复尔,一壑不愿余。
外物百无嗜,惟喜读我书。
空樽已绝沥,寒庖仅微蔬。
儿啼得非馁,尘编聊自娱。
弊庐匪无山,犹兹寄城隅。
车马不至处,愿言迁林居。
()
烈士:(名)①为正义事业和国家死难的人:革命~|~陵园。[近]先烈|英烈。②有志于建立功业的人:~暮年,壮心不已。
哀歌:(名)悲伤的歌曲:一曲~催人泪下。②(动)哀伤地唱歌:俯首~。
唾壶衰暮名殆不愿外物: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谓超脱于物欲之外。指外界的人或事物。

《秋晚杂书三十首》是宋代文学家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闻有烈士,哀歌缺唾壶。
衰暮心不已,徇名殆忘躯。
我老讵复尔,一壑不愿余。
外物百无嗜,惟喜读我书。
空樽已绝沥,寒庖仅微蔬。
儿啼得非馁,尘编聊自娱。
弊庐匪无山,犹兹寄城隅。
车马不至处,愿言迁林居。

诗意:
《秋晚杂书三十首》表达了诗人方回晚年的心境和追求。诗中以自身衰老的感受为切入点,抒发了对逝去英烈的敬仰和对名利的淡漠。诗人不为外物所动,唯有书籍给予他满足和喜悦。尽管年事已高,但他并不怨叹,仍然醉心于读书的乐趣中。尽管生活艰辛,他仍能从儿孙的欢声笑语和自娱自乐中找到慰藉。虽然居住的茅屋不在山脚下,但他仍能寄情于这座城隅。他希望能迁居到一个清幽的林居,远离尘嚣喧哗,追求内心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方回晚年的心境和对内心追求的渴望。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表达了对烈士的哀思和对名利的淡然态度。他将自己的愿望寄托于读书和儿孙的陪伴中,展现了对知识和家庭温暖的珍视。尽管生活简朴,他仍能从儿孙的欢声笑语中获得慰藉,并通过自娱自乐来排遣寂寞。诗末表达了对迁居林居的向往,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远离尘世的渴望。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方回晚年的情感和追求,表达出对内心世界的重视和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