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死填沟渊

出自宋代杜柬之的《云安玉虚观南轩感事偶书五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ú sǐ tián gōu yuā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二仪鼓炉鞴,四山塞气烟。
岂惟草木焦,坐恐土石然。
巴峡再不登,逡巡又无年。
流殍竟何归,卒死填沟渊
哆吻魏佛貍,积粟窥淮堧。
侥幸一水旱,乘饥扰吾边。
小人不及夕,妄忧杞国天。
敢谓赫赫楚,而无蔿贾贤。
()
二仪,炉鞴,草木,土石,逡巡,无年,流殍

诗词:《云安玉虚观南轩感事偶书五首》

中文译文:
二仪鼓炉鞴,
四山塞气烟。
岂惟草木焦,
坐恐土石然。
巴峡再不登,
逡巡又无年。
流殍竟何归,
卒死填沟渊。
哆吻魏佛貍,
积粟窥淮堧。
侥幸一水旱,
乘饥扰吾边。
小人不及夕,
妄忧杞国天。
敢谓赫赫楚,
而无蔿贾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杜柬之的作品,题为《云安玉虚观南轩感事偶书五首》。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物和社会现象,抒发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忧虑。

诗的开篇以“二仪鼓炉鞴,四山塞气烟”描绘了战乱中的烽火和烟尘弥漫的景象。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担忧,不仅担心植物受到破坏,还担心土石也会变得焦黑。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巴峡再难攀登,逡巡岁月无穷。这里的巴峡可以理解为困难险阻的象征,逡巡则表示徘徊不前。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时光的无奈和对困境的感叹。

接下来的句子“流殍竟何归,卒死填沟渊”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死亡的无常。诗人抱怨着流离失所的人们无法归家,只能死在战乱中填满沟渠和深渊。

紧接着,诗中出现了“哆吻魏佛貍,积粟窥淮堧”。这里的哆吻和魏佛貍都是指狡猾的狐狸,这句描写暗示了社会的虚伪和欺骗。积粟窥淮堧则意味着小人窃视着淮堧(指社会贤达的地位),企图通过投机取巧来获得利益。

接下来的两句“侥幸一水旱,乘饥扰吾边。小人不及夕,妄忧杞国天。”表达了小人的短视和无谋。诗人讽刺地说,小人们只关心自己眼前的利益,却忽视了国家的大事。

最后一句“敢谓赫赫楚,而无蔿贾贤。”是对当时政治现状的批判。楚指的是当时的政权,诗人认为政权的统治并没有能够任用贤能之人,而是充斥着无能和佞言之辈。

整首诗以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现象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和社会动荡的忧虑与不满,同时暗示了对政治腐败和社会虚伪的批评,展现了杜柬之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触动和思这首诗的中文译文是:

二仪鼓炉鞴,
四山塞气烟。
岂惟草木焦,
坐恐土石然。
巴峡再不登,
逡巡又无年。
流离者何处归,
终将死在填满的沟渊。
狡猾的狐狸哆吻魏佛貍,
积粮窥视淮堧。
侥幸一次水旱,
乘饥扰乱边境。
小人不能超越夜晚,
妄忧杞国的天命。
敢自称赫赫楚国,
却无贤能之才。

这首诗的诗意和赏析已经在前面的回答中详细解释了。它通过描绘战乱的景象、表达对自然和社会困境的忧虑、批判社会虚伪和政治腐败,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触动和思考。它是杜柬之对时代现实的抒发和批评,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性和社会道德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