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火睢阳见。明代。李邺嗣。穹庐夜徙后,野哭动江东。乱瓦栖云脚,荒炊坐马通。霾深天未白,雾滃日难红。庙火睢阳见,悲吟动晚风。
诗词:《哀甬东》
穹庐夜徙后,
野哭动江东。
乱瓦栖云脚,
荒炊坐马通。
霾深天未白,
雾滃日难红。
庙火睢阳见,
悲吟动晚风。
中文译文:
在穹庐徙居的夜晚过后,
野地上的哭声动荡了江东。
破败的屋瓦上停歇着云脚,
荒凉的灶台上坐着通行的马。
浓雾笼罩天空,白天还未到来,
雾气阻碍了太阳的红霞。
从睢阳的庙宇传出火光,
悲伤的吟唱随着晚风飘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邺嗣所作,描述了一个充满凄凉和悲伤氛围的景象。诗人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幅荒凉贫困的江东农村景象。
诗的开头,穹庐夜徙后,穹庐指的是简陋的房屋,夜晚迁徙可能是因为贫困无家可归。接着描述了野地上的哭声动荡江东,暗示着人们的苦难和哀号。
下文中,描绘了破败的屋瓦上停歇着云脚,荒凉的灶台上坐着通行的马。这里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人们生活的艰难和贫困,屋瓦破败、灶台冷落,马匹作为通行工具反映了人们的流离失所。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浓雾笼罩天空,白天还未到来,雾气阻碍了太阳的红霞。这里通过气象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景象的阴暗和昏暗,给人一种沉闷和压抑的感觉。
最后两句,庙火睢阳见,悲吟动晚风。庙火可能指的是寺庙中的灯火,暗示着人们的信仰和宗教寄托。悲吟动晚风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痛苦,晚风吹拂着悲凉的吟唱。
整首诗以寥寥数语,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的抒发,勾勒出了一个贫困、凄凉的农村景象。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社会困境和人民苦难的关注和同情,以及自身的无奈和悲伤之情。这首诗以其简约而凄美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人间疾苦的深切思考和哀悼之情,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共鸣。
(1622—1680)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原名文胤,以字行,号杲堂。明诸生。入清,踪迹多在僧寺野庙。以地方文献零落,集《甬上感旧诗》,搜寻颇费心力。文章多记明清之际事。才名甚著,与徐振奇等号为南湖九子。有《杲堂诗钞》及《文钞》。...
李邺嗣。(1622—1680)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原名文胤,以字行,号杲堂。明诸生。入清,踪迹多在僧寺野庙。以地方文献零落,集《甬上感旧诗》,搜寻颇费心力。文章多记明清之际事。才名甚著,与徐振奇等号为南湖九子。有《杲堂诗钞》及《文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