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下冲沙渚浑。明代。程敏政。何人结屋青山里,终日开窗见山喜。近峰错落走檐牙,远岫蜿蜒插天嘴。澄江一道山前过,短棹平分浪痕破。船头水气绿侵衣,载酒高人面山坐。石泉下冲沙渚浑,桑榆接地成深村。柴扉欲扣不可到,或有细路通云根。竹鹤老人名画手,半幅生绡大于斗。水分山断意无穷,目送飞鸿渡江口。安城先生尘虑脱,南望乡人楚天阔。高堂永日对山歌,肃肃凉风起蘋末。
《题安城彭学士山水图》是明代程敏政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何人结屋青山里,
终日开窗见山喜。
近峰错落走檐牙,
远岫蜿蜒插天嘴。
澄江一道山前过,
短棹平分浪痕破。
船头水气绿侵衣,
载酒高人面山坐。
石泉下冲沙渚浑,
桑榆接地成深村。
柴扉欲扣不可到,
或有细路通云根。
竹鹤老人名画手,
半幅生绡大于斗。
水分山断意无穷,
目送飞鸿渡江口。
安城先生尘虑脱,
南望乡人楚天阔。
高堂永日对山歌,
肃肃凉风起蘋末。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山水画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赞叹和对自然景色的享受。诗中描述了居在青山之中的人,每天开窗就能看到美丽的山景,近处的山峰错落有致,远处的山岭蜿蜒曲折,宛如插入天空的巨大嘴巴。在山前澄澈的江水上,一条小船平稳地划过,船头的水气绿意融入行人的衣裳,高人坐在船上,面对着山峦。
诗中还描绘了石泉下冲刷着沙渚的场景,桑榆树影接地,形成了一个深深的村庄。虽然柴门欲扣却无法到达,但或许有一条细路通向云根之上。诗人称赞了画家竹鹤老人的绘画技艺,他的一幅半幅画作更珍贵于黄金。山与水的分隔让人想象无穷,诗人目送着飞鸿飞过江口。
最后几句表达了安城先生解脱尘世的忧虑,他向南望,眼界无限开阔。在高堂之中,整日对着山歌唱,凉风吹起蘋末,氛围庄严肃穆。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赞美。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山景、水流、船行、人物等元素融入其中,展现了一幅生动而美丽的画面。诗中的山水景色与人文情感相结合,呈现出宁静、恬淡的意境。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对艺术的推崇,以及对返璞归真、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词采用了自由韵律和对仗的手法,流畅自然,给人以舒适的感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诗人将山水景色的壮美和宁静的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山水带来的宁静和美好。
同时,诗人通过对画家竹鹤老人的赞美,突出了艺术的力量和价值。他将竹鹤老人的画作比作黄金,强调了艺术作品的珍贵和非凡之处。诗人还以此呼应了自然山水的无穷意境,表达了对艺术和自然之美的共通赞美。
最后几句中的安城先生则象征了返璞归真、超脱尘世的境界。他能够南望,眼界开阔,心境豁达。在高堂之中,他对山歌作伴,感受凉风拂过蘋末的宁静。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宁静与超越尘世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山水和人文情感的交融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恬淡的意境。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使读者感受到山水之美、艺术之力以及超脱尘世的情感追求。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程敏政。(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