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凉和秋叶

出自宋代林景熙的《杂咏十首酬汪镇卿》,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ēi liáng hé qiū yè,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子有忧世心,蒿然见眉睫。
崇交拟昔人,西风寄三叠。
作诗匪雕锼,要与六义涉。
臣甫再拜鹃,高风或可蹑。
肯作蟋蟀鸣,悲凉和秋叶
()
眉睫:(名)眉毛和眼睫毛,比喻近在眼前:事情迫在~(时间紧迫)。
西风:从西边吹来的风。亦指我国秋季所吹来自西方或西北方向的季风。西方国家的风尚、潮流。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拜鹃高风蟋蟀:昆虫,身体黑褐色,触角很长,后腿粗大,善于跳跃。尾部有尾须一对。雄的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声。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吃植物的根、茎和种子,对农业有害。也叫促织,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秋叶:秋季的树叶。亦指落叶。

《杂咏十首酬汪镇卿》是宋代作家林景熙所作的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忧世之心,如蒿草一般显露在眉睫之间。我向往着古人的深交,仿佛西风将我的思念寄托三重。我写诗不图雕琢,只愿与六义(指六经,即《易经》、《诗经》、《书经》、《礼经》、《乐经》、《春秋经》)为伴。我再次向鹃鸟鞠躬致敬,希望能够随着高风行走。我愿意做蟋蟀的鸣叫声,与悲凉的秋叶相和。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忧虑和对古时友谊的向往。诗人将自己的心情比作蒿草,意味着他内心的忧虑如影随形,时刻不离眉睫。他渴望与古人建立深厚的交往,希望向他们学习和借鉴。他借助西风的寄托,将自己对古人的思念送达远方。诗人表示写诗并不追求华丽的修饰,而是希望与六经相通,以充实自己的诗歌创作。他再次向鹃鸟鞠躬,向古人致敬,希望能够在高风之中行走,追随他们的足迹。最后,诗人愿意成为蟋蟀的鸣叫声,与悲凉的秋叶相和,表达出他对世事的悲凉感受。

这首诗词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崇敬和对友谊的珍视。他希望通过与古人的深交和学习,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以更好地应对当下的世事。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世事变迁的忧虑和对于友谊的渴望,以及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坚守和敬仰。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展示了他对于内心世界的思考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