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寺偃松。唐代。顾况。凄凄百卉病,亭亭双松迥。直上古寺深,横拂秋殿冷。轻响入龟目,片阴栖鹤顶。山中多好树,可怜无比并。
《萧寺偃松》是唐代诗人顾况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凄惨淡的景色:百草凋谢,两棵独立的松树高耸入云,直插古刹深处,从寺庙射出古殿的一片阴影。
诗中的“凄凄百卉病”形容了景象的凄清,花草的凋谢,犹如人们徘徊在生命的尽头,快速的消磨着。而“亭亭双松迥”则描绘了两棵挺拔的松树,高大而孤独地矗立在空旷的山间。
松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具有坚韧、刚烈、不屈不挠的品质。这两棵松树直插古寺深处,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对宗教信仰的坚持。它们矗立在秋殿上方,横拂出一片深沉的阴影,给人一种冷寂的感觉。
诗中还有“轻响入龟目,片阴栖鹤顶”的描绘。龟目指的是寺庙的门扇,而“轻响”则是松树的枝叶被风吹动的声音。松树的阴影也是鹤的栖息之地。这些细节描写增添了诗中的意境,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古刹深山、清凉幽静的环境中。
最后两句“山中多好树,可怜无比并”表达了诗人对山中众多树木的怜惜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中异军特起的松树的崇拜和喜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中的松树、寺庙和阴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常和对坚持信仰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凄凉的描写手法,展现出一种深沉、幽静的美感,使人们沉思在这片宁静而寂寞的山林之中。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顾况。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贺新郎。宋代。辛弃疾。老大犹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唤呜瑟。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春日王氏池亭一首。明代。孙一元。别浦渔歌近,临流水槛开。主人时杖屦,斜日在莓苔。沙净新篁出,亭幽群鸟来。习池风景异,喜有葛强陪。
木犀初发呈张功父又和六首。宋代。杨万里。分得吴刚斫处林,鹅儿酒色不须深。系从犀首名干木,泒别黄香字子金。衣溅蔷薇兼水麝,韵如月杵应霜砧。余芬薰入旃檀骨,从此人间有桂沉。
葵叶。宋代。杨万里。箬笠端能直几钱,骑奴不拟雨连天。盖头旋折山葵叶,擘破青青伞半边。
继崔子文韵。元代。耶律楚材。崔子龙钟亦可怜,临风相送我胡然。君来玉塞三千里,余隐龙沙二十年。美玉讵容藏韫椟,精金到底入钧甄。他时定下搜贤诏,先到河东汾水边。
试涪翁题郑佽砚。元代。仇远。我有古镜砚,肌理细密匀。沄沄散角痕,巨口细鱼鳞。涪翁铭其背,文字极雅驯。郑佽彦相者,不知何如人。回首数百载,想见元丰春。晴窗试磨洗,墨旧兔颖新。攜归供行斋,侑此金石身。
减字木兰花(惜春词)。宋代。韦骧。人生可意。只说功名贪富贵。遇景开怀。且尽生前有限杯。韶华几许。鶗鴂声残无觅处。莫自因循。一片花飞减却春。
拟古宫词一百首 其八十八。明代。邓云霄。骊岫登高辇路长,行宫九日赐萸囊。莫言啼鴂芳菲尽,黄菊丛兰各佔香。
从政和韵来谢复就答之。宋代。陈深。并州沈厚士,气质得天灵。吴下留三祀,军中讲六经。微云点霄汉,清月出要坰。载鼓汾亭曲,令人识典型。
答郑即翁。宋代。林景熙。初阳蒙雾出林迟,贫病虽兼气不衰。老爱归田追靖节,狂思入海访安期。春风门巷杨花后,旧国山河杜宇时。一种闲愁无着处,酒醒重读寄来诗。
襄阳咏史 其四十 堕泪碑。金朝。李俊民。愤深藉馆年年祭,痛切夷陵岁岁祠。不见征南遗爱地,至今泪堕岘山碑。
题寿人八十卷尾。宋代。耶律铸。未入非熊惜壮图,却簪黄发掩仙居。空花不挂真人眼,一任春风撼太虚。
彭祖井(一本题上有奉和王相公五字)。唐代。皇甫冉。上公旌节在徐方,旧井莓苔近寝堂。访古因知彭祖宅,得仙何必葛洪乡。清虚不共春池竟,盥漱偏宜夏日长。闻道延年如玉液,欲将调鼎献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