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凉思睡去。宋代。赵汝鐩。今夕暑差甚,芒鞋阶不行。除灯檐月上,却扇竹风生。病骨坐怕久,静吟诗易成。夜凉思睡去,楼鼓已三更。
《夏夜》是宋代赵汝鐩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夏夜如此炎热,蚊虫叮咬使我难以入眠。我穿着简陋的草鞋,甚至无法走上阶梯。只有月亮升到灯檐之上,夜风拂过竹林,才能带来些许凉爽。
我因病而身体虚弱,坐久了便感到疲惫。在这静谧的夜晚,我静静地吟诵诗篇,思绪得以宁静。夜凉如水,我开始思考入眠之事,而楼上的鼓声已经敲响了三更。
这首诗以夏夜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体验。夏夜的酷热让诗人难以入眠,蚊虫叮咬成为诗人的困扰。诗中的芒鞋阶不行,象征着诗人无法离开这个炎热的夏夜。
然而,诗人通过描绘月亮升起、夜风拂过竹林的场景,表达了一丝凉爽和宁静之感。他坐在那里,静静吟诵诗篇,通过诗歌的力量寻找内心的宁静。
诗人的身体状况并不好,他感到疲惫,但他依然坚持吟诵诗篇。他用静吟诗歌的方式,让自己的思绪变得平静,寻找到片刻的安宁。
最后,诗人描述了夜凉的气息和楼上鼓声的时刻。夜已深,他开始思考入眠之事,而楼上的鼓声敲响了三更,给整个夜晚画上了句点。
这首诗通过对夏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体验和情感。炎热的夏夜使诗人难以入眠,但他通过吟诵诗篇,寻找到了一丝宁静和凉爽。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夏夜的热烈和诗人的思绪,给人以清新、安静的感受。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