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尘世事茫茫

出自宋代释智圆的《湖西杂感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ìng sī chén shì shì máng má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静思尘世事茫茫,策杖闲吟出草堂。
欲喻浮生那远觅,芭蕉昨夜已经霜。
()
世事:1.世上的事:~多变。2.人情世故
茫茫:(形)无边无际,让人看不清:人海~。
策杖:拄杖。也称杖策。
吟出草堂:(名)茅屋。多指古诗人或隐士的住房:杜甫~(在四川成都)。
远觅芭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叶宽大,叶茎纤维可编绳索。果实也称芭蕉,可食用,状似香蕉。

《湖西杂感诗》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智圆。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静思尘世事茫茫,
策杖闲吟出草堂。
欲喻浮生那远觅,
芭蕉昨夜已经霜。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湖西草堂中静思世事的感慨。面对纷繁复杂的尘世,作者把自己置身于湖西的草堂中,静静地思考人生的意义。他手执拐杖,漫步在草堂中,闲坐垂钓或吟诵诗篇,享受着闲适自在的时光。同时,他试图寻找关于浮生(世间繁华)的真正含义,但却感觉远不容易,就像昨夜的芭蕉已经被霜冻似的,难以触及和理解。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湖西草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冷静思考和对浮生的追求。草堂是作者远离喧嚣的地方,透过这个静谧的环境,他对尘世的事物进行反思。作者手持拐杖,伴随着清风拂面,漫步在草堂中,表现出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以吟诗的方式来抒发内心的感受,显示出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诗中的"浮生"指的是世间的繁华和纷扰,作者希望能够揭示出浮生背后的真正意义。然而,他发现这并不容易,就像昨夜的芭蕉已经被霜冻一样,浮生的真相难以触及。这种难以捉摸的感觉通过芭蕉被霜冻的意象得到了生动的描绘。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世间的深刻思考。通过草堂、拐杖、吟诗等意象的运用,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环境相融合,展现了对自由、追求和真理的向往。这首诗词在宋代以及后来的文人中广为流传,被赞誉为一首优美的哲思之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