鹾花万灶歌三月

出自明代孙承宗的《春怀六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uó huā wàn zào gē sān yuè,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穹庐东徙海波平,大壑鱼龙卧不惊。
县古汤泉迷旧垒,台高望海控新旌。
鹾花万灶歌三月,宝气千山到五城。
何日三韩烽燧息,却从徐福问长生。
¤
()
穹庐,东徙,汤泉,望海,宝气,长生

《春怀六首》是明代诗人孙承宗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穹庐东徙海波平,
大壑鱼龙卧不惊。
县古汤泉迷旧垒,
台高望海控新旌。

鹾花万灶歌三月,
宝气千山到五城。
何日三韩烽燧息,
却从徐福问长生。

中文译文:
天穹之庐向东迁移,海波平静无浪潮。
巨壑中鱼龙安然躺卧,不为惊扰所动摇。
县城古老的汤泉在迷失旧垒,高台之上眺望海洋,掌控崭新的旌旗。

盐花飞舞,万灶欢歌迎接三月的来临。宝气弥漫,千山之间传达到五城。期待着何时三韩的战火停息,再次向徐福询问长生之道。

诗意和赏析:
《春怀六首》描绘了作者孙承宗在春季时的心境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平静和安宁的向往。

诗的第一句“穹庐东徙海波平”,通过“穹庐”和“海波平”两个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稳定生活环境的渴望。第二句“大壑鱼龙卧不惊”,以巨壑中的鱼龙形象,表达了作者希望在宁静中安享自然的生命。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县城的古老汤泉和高台俯瞰海洋的景象,暗示着作者希望追寻过去的历史文化,并在新的领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第四句“鹾花万灶歌三月”,通过描述盐的生产和欢庆春天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丰收和喜悦的向往。第五句“宝气千山到五城”,以山和城市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繁荣和希望的追求。

最后两句“何日三韩烽燧息,却从徐福问长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终结和对长生不老之道的探寻。通过提到徐福,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作者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神秘探索。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作者内心的思绪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传承的回忆,诗中透露出一种对和平、繁荣和长寿的向往,体现了明代诗人对社会稳定和个人幸福的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孙承宗

(1563—1638)高阳人,字稚绳,号恺阳。为诸生时,教读边郡,喜从老兵究问险要阨塞。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中允。历谕德、洗马。熹宗即位,充讲官。朝臣推为兵部侍郎,主辽事。帝不欲承宗离讲筵,不许。天启二年广宁失守,乃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三年,为魏忠贤党所谗,乞归。崇祯二年,后金兵陷畿辅州县多处,思宗命承宗守通州。次年,收复遵化等四城。后以大凌河等地失守,廷臣归咎承宗筑城之计,引疾归。家居七年,十一年,清兵攻高阳,率家人拒守,城破,投环死。子孙多人皆战死。福王时谥文忠。有《高阳集》。...

孙承宗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