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边庭无雁来

出自明代孙承宗的《二月闻雁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ǔ yuè biān tíng wú yàn lá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九月边庭无雁来,关门不逐雁门开。
春来塞上希矰,花信风前一一
()
边庭:防守边境的官署。
雁门:郡名。战国赵地。秦置郡。今山西北部皆其地。见'雁门山'。见'雁门关'。
花信风

《二月闻雁三首》是明代孙承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月边庭无雁来,
关门不逐雁门开。
春来塞上希矰,
花信风前一一。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二月间听到雁鸣的三个场景。首先,诗人观察到九月时边境的庭院没有雁群归来,暗示着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接着,诗人坚决地宣布自己不会去追逐雁群,也不会敞开大门迎接它们。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希望,他渴望在塞上能够见到那些罕见的小鸟,仿佛它们会带来春天的消息。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雁鸣的观察和思考。通过对雁鸣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对季节变换的感受和对春天的期待。整首诗词以冬天的雁群和春天的希望作为主题,通过对比展示了季节交替的自然变化和人们对于季节变迁的感受。诗人以雁群作为象征,表达了对新生活、新希望的渴望。

此外,诗中使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对比和排比。通过对雁群是否归来的对比,突出了季节变化的鲜明对比。排比的使用则加强了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和对春天的期待,展示了自然与人的情感相互交织的美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孙承宗

(1563—1638)高阳人,字稚绳,号恺阳。为诸生时,教读边郡,喜从老兵究问险要阨塞。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中允。历谕德、洗马。熹宗即位,充讲官。朝臣推为兵部侍郎,主辽事。帝不欲承宗离讲筵,不许。天启二年广宁失守,乃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三年,为魏忠贤党所谗,乞归。崇祯二年,后金兵陷畿辅州县多处,思宗命承宗守通州。次年,收复遵化等四城。后以大凌河等地失守,廷臣归咎承宗筑城之计,引疾归。家居七年,十一年,清兵攻高阳,率家人拒守,城破,投环死。子孙多人皆战死。福王时谥文忠。有《高阳集》。...

孙承宗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