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有悲欢

出自宋代虞集的《一剪梅 春别 花草粹编七》,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lí yǒu bēi huā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
豆蔻梢头春色阑。
风满前山。
雨满前山。
杜鹃啼血五更残。
花不禁寒。
人不禁寒。
离合悲欢事几般。
离有悲欢
合有悲欢。
别时容易见时难。
怕唱阳关。
莫唱阳关。
()
悲欢

《一剪梅 春别 花草粹编七》是元代诗人虞集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豆蔻梢头春色阑。
风满前山。雨满前山。
杜鹃啼血五更残。
花不禁寒。人不禁寒。
离合悲欢事几般。
离有悲欢。合有悲欢。
别时容易见时难。
怕唱阳关。莫唱阳关。

诗意:
这首诗以春天分别的场景为背景,描绘了离别时的悲伤和思念之情。诗中的豆蔻梢头指的是豆蔻花的新芽,春天的色彩已经淡去。风充满了前山,雨也满了前山,景色萧瑟。杜鹃鸟在五更时分啼叫,似乎在流下血泪,寓意着分别的悲伤和痛苦。花儿无法抵御严寒,人也无法忍受寒冷。离合之间,悲欢交织,分别时有悲伤,团聚时也有悲伤。离别容易,再次相见却难。诗人表达了对分别的担忧和对再次相聚的渴望,希望不要唱起离别的歌曲,不要提起分别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分别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和杜鹃鸟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离别之痛和对再次相聚的期盼。诗人运用寥寥数语,却能把情感表达得深刻而真实,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共鸣。整首诗情感交融,表达了人世间的离合悲欢,以及别离时的无奈和渴望。最后两句"怕唱阳关。莫唱阳关。"表达了诗人对分别的恐惧和对再见的念想,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回味。这首诗凭借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元代诗歌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虞集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虞集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