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艳态题诗处

出自金朝刘仲尹的《鹧鸪天·骑鹤峰前第一人》,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āng shí yàn tài tí shī chù,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骑鹤峰前第一人。
不应著意怨王孙。
当时艳态题诗处,好在香痕与泪痕。
调雁柱,引蛾颦。
绿窗弦索合筝?。
砌台歌舞阳春后,明月朱扉几断
()
第一人不应:不回应。不须、不该。不是、过失。不知。
著意怨王孙题诗处香痕泪痕:(名)眼泪流过后所留下的痕迹。
雁柱

《鹧鸪天·骑鹤峰前第一人》是元代刘仲尹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骑鹤峰前第一人,
不应著意怨王孙。
当时艳态题诗处,
好在香痕与泪痕。
调雁柱,引蛾颦,
绿窗弦索合筝。
砌台歌舞阳春后,
明月朱扉几断。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写一个位于骑鹤峰之前的第一人为主题。诗人不应该心怀怨恨富贵之人。在当时,令人倾慕的女子在题诗之地,令人陶醉于她的香气和泪痕。调整着雁柱的位置,引导着女子皱眉微笑。在绿窗下,弦索合奏着筝。砌台上的歌舞已过了春光明媚的时节,明月透过朱红的门扉,几乎将其分割。

赏析:
这首诗词以精美的形象描绘了一个场景,展现了元代时期的风貌和人情。诗人以骑鹤峰前的第一人为中心,以对富贵之人不抱怨的态度表达了对人生的淡然和超脱。他描述了当时令人倾慕的女子在题诗之地的美丽姿态,表现了诗人对她的赞叹和欣赏。诗中通过雁柱、蛾眉、绿窗和筝等意象,展现了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感情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景色和氛围。最后,诗人通过描述砌台上的舞蹈和明月透过朱红门扉的景象,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给人以深远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洞察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也表达出对光阴流转和人事更迭的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仲尹

盖州人,字致君,号龙山。能诗。海陵王正隆二年进士。以潞州节度副使,召为都水监丞卒。有《龙山集》。...

刘仲尹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