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称念弥陀父

出自宋代可旻的《渔家傲·人世罪冤知底数》,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ēng shēng chēng niàn mí tuó fù,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路长。
人世罪冤知底数。
前程不是无冥府。
争似静焚香一炷。
无行住。
声声称念弥陀父
罪业尽消生有处。
弥陀愿力堪凭据。
十念一心存旦暮。
西方路。
功成足步红莲去。
()
人世:人间;世间。整个人类社会;人类世界。
罪冤底数:(名)①事情的原委,预定的计划、数字等:心里没有~。②作为计算标准的数目。
前程:(名)①前途:~万里|~似锦。[近]前途。②旧时指功名、职位:~渺茫|唯恐丢了~。
不是:(名)错误;过失:好意帮他,反倒说我的~|他总在背后说别人的~。
冥府:冥府míngfǔ亦称“阴间”,迷信的人指人死后鬼魂所在的地方
争似焚香:1.烧香。2.点燃香支。
声称:公开地用语言或文字表示;对外宣称。
弥陀父罪业:罪业zuìyè佛教语。指身、口、意三业所造之罪;亦泛指应受恶报的罪孽前生罪业
生有处凭据:凭据píngjù证据;根据,凭证有何凭据
旦暮:旦暮dànmù[morningandevening—inashorttime]同旦夕。早晨和傍晚,比喻短暂的时间吾攻赵,旦暮且下。——《史记·魏公子列传》

《渔家傲》是宋代诗人可旻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的中文译文为《傲视渔家》,诗意是表达了虽然人世间充满了冤屈和罪恶,但有信仰和坚持,便能拥有前程和希望。下面是对诗词的详细赏析:

诗词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传达出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对宗教信仰的坚守。首句“路长。人世罪冤知底数。”表明人生道路漫长,充满了罪恶和冤屈。然而,作者并不感到绝望,后句“前程不是无冥府。”表示即使面临困境,前途仍然有希望。

接下来的两句“争似静焚香一炷。无行住。”让人联想到佛教的修行态度。静下心来,向佛祖献炷香,以此来超脱尘世的纷扰。并且通过对佛教中的弥陀信仰的描述,诗人向读者传达了自己对救度众生的弥陀愿力深信不疑。

最后的两句“声声称念弥陀父。罪业尽消生有处。弥陀愿力堪凭据。十念一心存旦暮。”表达了持续诵念弥陀佛名号的功德,信念坚定,虔诚地向弥陀佛祈求,相信罪恶将得到消除,生命将得到拯救。最后一句“西方路。功成足步红莲去。”意味着终将能够达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境地,功德圆满,得道成佛。

整首诗词表达了对生命中痛苦和困境的觉察,以及对宗教信仰和修行的信心和执着。通过表达对佛教信仰和修行的崇敬和归依,诗人寄托了对生命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究。

值得一提的是,诗词中的“渔家傲”也是诗人的自号,傲字代表了诗人个人的傲骨和不甘于俗世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抗争和奋斗精神。这种傲然之情与对佛教信仰的默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整首诗词的独特意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