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角趋庭得绪余

出自宋代李壁的《再和雁湖十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ǒng jiǎo qū tíng dé xù yú,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总角趋庭得绪余,诗书元自与生俱。
词林教诵鹪鹩赋,画苑嗔传蛱蝶图。
千古凌烟思郑国,一时偃月怨哥奴。
情和颜蹠均为寄,忍絜新樽上镜湖。
()
总角: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借指幼年。
趋庭绪余诗书:诗书shī-shū∶指《诗经》和《尚书》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泛指一般书籍、诗文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词林鹪鹩:鸟,体长约10厘米,羽毛赤褐色,略有黑褐色斑点,尾羽短,略向上翘。多在灌木丛中活动,吃昆虫等。
蛱蝶:蛱蝶科的一种蝴蝶,翅膀呈赤黄色,有黑色纹饰,幼虫身上多刺,危害农作物。
千古:(名)悠久的年代:~流传。②(动)婉辞。哀悼死者留名永久(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偃月:1.横卧形的半弦月。2.泛称半月形。3.指额骨如半月之形。相法认为极贵之相。4.营阵名。5.指唐李林甫的偃月堂。
怨哥奴

《再和雁湖十首》是宋代李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总角趋庭得绪余,
诗书元自与生俱。
词林教诵鹪鹩赋,
画苑嗔传蛱蝶图。
千古凌烟思郑国,
一时偃月怨哥奴。
情和颜蹠均为寄,
忍絜新樽上镜湖。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雁湖之畔的景色,并表达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诗中通过描写雁湖边的自然景色、文人雅士的学识和才华,以及对历史传世之作的赞叹,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和艺术的热情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七绝的形式呈现,每句四个字,共十句。首句“总角趋庭得绪余”,描述了作者在雁湖之畔感受到的宁静和安详的心境。接下来的两句“诗书元自与生俱”,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和书籍的天生热爱,将其视为生命的一部分。

下半部分的四句“词林教诵鹪鹩赋,画苑嗔传蛱蝶图”,描绘了雁湖附近的景色,以及文人雅士们的学识和才华。其中,“词林”指代文人的词曲之作,“鹪鹩赋”指代优美的赋作,“画苑”则指绘画的艺术,“蛱蝶图”则是指传世之作,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雁湖地区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壮丽。

接下来两句“千古凌烟思郑国,一时偃月怨哥奴”,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逝去时光的感叹。其中,“千古凌烟思郑国”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名人郑国公的思念和景仰,“一时偃月怨哥奴”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的时代和现实的不满和忧愁。

最后两句“情和颜蹠均为寄,忍絜新樽上镜湖”,以自身之情寄托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和艺术的喜爱和热情。这里的“情和颜蹠”指的是作者的情感和才华,将其视为对于文学艺术的奉献与寄托。最后一句“忍絜新樽上镜湖”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坚持和追求,将自己的新作品激励于雁湖之上。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雁湖之景、文人雅士和历史传世之作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时间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壁

李壁,《宋史》写作李璧,字季章,号石林,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人,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生于公元1157年(一说1159年),殁于1222年,享年65岁。...

李壁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