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关洛到江湖

出自宋代李壁的《再和雁湖十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qīng guān luò dào jiāng hú,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翠华南度几千余,始见中原与闰俱。
千载一时周历数,两河百郡汉舆图。
平南上策归诸葛,伐北奇功属寄奴。
安得忠良负雄略,一清关洛到江湖
()
舆图,上策,奇功,寄奴,安得,清关,江湖

《再和雁湖十首》是宋代诗人李壁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翠华南度几千余,
初次见到中原与闰同。
千载一时周历数,
两河百郡汉舆图。
平南上策归诸葛,
伐北奇功属寄奴。
安得忠良负雄略,
一清关洛到江湖。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从南方经过翠华山,来到中原地区,感叹历史的变迁和国家的辽阔。以下是对该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词开篇以"翠华南度几千余"来描绘作者经过翠华山的壮丽景色,"翠华"是山名,"南度"表示作者从南方经过。这一句意味着作者旅途的历程已经超过了几千里。

接着,诗中提到作者初次见到中原地区,与"闰"同时。"中原"指的是华夏的核心地带,而"闰"指的是闰年,暗示了时间的变化和历史的流转。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中原地区历史文化的向往和敬畏。

第三句"千载一时周历数"表明了历史的长久和变迁。"千载一时"表示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周历数"意味着历史的长久和周全。这句话暗示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两河百郡汉舆图"描绘了中国的辽阔和繁荣。"两河"指的是黄河和长江,"百郡"则表示众多的州郡,"汉舆图"意味着中国的版图。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庞大和繁荣的赞叹。

下半部分的诗句则涉及到历史中的英雄和忠义。"平南上策归诸葛"指的是诸葛亮的平南上策,表示诸葛亮治理南方的智慧和才能。"伐北奇功属寄奴"则提到了北方的战功属于奇人寄奴,暗示了北方的辽阔和边塞的艰险。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敬佩和赞美。

末句"安得忠良负雄略,一清关洛到江湖"表达了作者对于忠诚和智慧的渴望。"一清关洛"是指关中和洛阳,这里代表了国家的中央地区。"江湖"则代表着社会的边缘和宽广,暗示了作者希望有志之士能够负责任地活跃于江湖之间,为国家尽忠。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同时,对英雄和忠诚的赞美也体现了作者对时代精神和人格高尚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壁

李壁,《宋史》写作李璧,字季章,号石林,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人,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生于公元1157年(一说1159年),殁于1222年,享年65岁。...

李壁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