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归鸿书梵字

出自宋代释惟一的《偈颂一百三十六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iān jì guī hóng shū fàn zì,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露冷风清,山空月明。
天际归鸿书梵字,夜深砧杵送秋声。
眼觑不见,耳听不闻。
与君倾尽此时心,莫认山河作眼睛。
()
冷风:冷风lěngfēng[icybreeze;negativecommentsspreadbehindsb'sback]冷空气流通形成的风。比喻不合时宜的风凉话一时冷风四起
山空月明天际:(名)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流。
砧杵:捣衣的垫石与棒槌。
秋声:1.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2.陆游诗作。
不见:1.不曾相见。2.见不着;丢失。
不闻山河:山和河流,指国家的领土。
眼睛:(名)眼的通称。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惟一。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露冷风清,山空月明。
在清晨,露水凝寒,寒风清爽。山峦空旷,明亮的月光照耀着。

天际归鸿书梵字,夜深砧杵送秋声。
在天空的尽头,归程的大雁在空中划过,仿佛写下了梵文的文字。深夜里,砧板和杵子敲击出送别秋天的声音。

眼觑不见,耳听不闻。
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见。

与君倾尽此时心,莫认山河作眼睛。
与你分享我此时的心情,不要把山河视为眼睛。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景象。通过描绘清晨的寒冷和清爽,以及夜晚的寂静和秋天的离别,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诗中提到眼睛无法看见、耳朵无法听见,表达了对感官的限制和对内心体验的重视。最后一句倡导人们不要将山河视为眼睛,暗示着内心的体验和感受比外在的事物更为重要。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寂静夜晚的感受和对内心体验的重视。同时,它也引导读者思考感官的局限性,以及通过内心感悟来认识和感受世界的重要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惟一

释惟一,法眼之孙。神宗时主嘉禾天宁寺(《宋诗纪事》卷九二)。...

释惟一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