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朗读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惟一。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露冷风清,山空月明。
在清晨,露水凝寒,寒风清爽。山峦空旷,明亮的月光照耀着。

天际归鸿书梵字,夜深砧杵送秋声。
在天空的尽头,归程的大雁在空中划过,仿佛写下了梵文的文字。深夜里,砧板和杵子敲击出送别秋天的声音。

眼觑不见,耳听不闻。
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见。

与君倾尽此时心,莫认山河作眼睛。
与你分享我此时的心情,不要把山河视为眼睛。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景象。通过描绘清晨的寒冷和清爽,以及夜晚的寂静和秋天的离别,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诗中提到眼睛无法看见、耳朵无法听见,表达了对感官的限制和对内心体验的重视。最后一句倡导人们不要将山河视为眼睛,暗示着内心的体验和感受比外在的事物更为重要。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寂静夜晚的感受和对内心体验的重视。同时,它也引导读者思考感官的局限性,以及通过内心感悟来认识和感受世界的重要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惟一

释惟一,法眼之孙。神宗时主嘉禾天宁寺(《宋诗纪事》卷九二)。...

释惟一朗读
()

猜你喜欢

衔杯何处好,风月临江美。为问江上翁,赏心竟谁是。

()

一夜江蓠花,乱吐山房侧。唤取汨罗人,窗间弄秋色。

()

中原馀白骨,岭峤亦黄沙。短袷从新制,飞甍散旧家。

檿丝鸣镝疾,骏足注坡斜。濒海风涛地,楼船莫浪誇。

()
淮山脚下大江横,御柳梢头绛阙明。
览尽山川更城郭,雨花台上太奇生。
()
溪回沙浅。
红杏都开遍。
鸂鶒不知春水暖。
犹傍垂杨春岸。
()

竹锉茶浓,糟床酒熟,满窗斜插梅影。瓦檐残雪初融,又搀挑珠夜永。

冲泥客懒,总搁了、销寒诗兴。泥翠鬟、炙砚仇书,一笑水仙开并。

()

庭前木兰何太奇,千朵万朵白迷离。争似中堂双玉树,对翻华萼吐孙枝。

()
荏苒岁云暮,空山朝夕阴。
可堪连日雨,并作晚秋霖。
萧飒三川合,凄凉八月深。
衰荷啼卧水,怨叶泣辞林。
()

何人同守故山隅,云散天惊岁月徂。豺虎几回经蹴踏,门庭犹喜未荒芜。

灵峰不逐桑田变,大厦终凭众木扶。最苦杨岐旧监寺,泥床长洒雪真珠。

()

二月稍头豆蔻,五更风外杨花。残香尚留翠被,馀粉犹沾绛纱。

楼上晓钟催起,岸边柔橹咿哑。

()

垄楸直,西向鱼山更碧。残阳外衰草乱鸦,犹作苍茫阵云色。

归魂念报国。空识青蝇吊客。英雄泪,长使满襟,花落荒丘委三尺。

()
剥啄敲村舍,丫叉揖主人。
新墙拆龟兆,疏瓦断鱼鳞。
红粒炊畲粟,青烟郁涧薪。
得床思熟睡,寒犬苦狺狺。
()
旧已元枢幕,今犹大将牙。
恩威伸六诏,封域总三巴。
早晚看鸣佩,轩翔入判花。
不妨乘驷马,上冢一还家。
()

万里关山道,偏怜后会疏。风霜仍旅食,花月想閒居。

前路谁知己,新诗重起余。发船催叠鼓,倚棹更踟蹰。

()
侧径崎岖去,飞萝次第扪。
山横欲无地,路转却逢村。
竹柏围荒寺,莓苔上缭垣。
残僧不知客,芋火老云根。
()
吾州唐子他州无,闭户偏读家藏书。
志气颇闻已山立,神仙固自多楼居。
终日坐忘对燕几,有时出游骑蹇驴。
人生如此自可尔,勿羡新贵高门闾。
()
去日惊涛远拍天,飞廉几覆逐臣船。
归舟陡顿能安稳,便觉君恩更焕然。
()

东寺复西寺,朝游还暮游。百年尘迹里,同醉几中秋。

()

木落空山冷,烟凝古渡迷。岁华堪送酒,世事只如棋。

险窦群猿狎,斜阳倦鸟知。边愁频入眼,沧海愧心期。

()
远来东望见门墙,到后西看不风洋。
四面近山围绕密,卜居如此合绵长。
()

粲粲高阳裔,浩气凌华星。
当春拟判花,投老身如萍。
抱瑟东乘桴,寂寥扉昼扃。

()

莫讶番禺桂,高秋自一枝。试看金騕袅,恰对玉葳蕤。

国士悬书贵,交游秘帐奇。吹嘘何足问,先入汉庭知。

()

谢公青云器,发身自科名。初命属司寇,特达蜚贤声。

十年典大郡,政化龚少卿。遂升董外宪,八桂歌澄清。

()

晓宴皇姑拜上家,金钱满赐橐驼车。黄门前道飞鞚过,貂帽斜簪利市花。

()

水仙宫外近黄昏,迤北斜看第几鲲。潮信来特沙卤白,乱星渔火簇城门。

()

孤舟渺无根,夜历数村雨。今朝乱晴景,水镜写霜树。

哀鸿念群声,正到客愁处。男儿有怀抱,何事亦关汝。

()

晋史寇诸葛,宾王武瞾贼。汉高不灭楚,耳馀为比翼。

汉高自万乘,勿劳幸不耳。孔明胡所尤,天命如斯矣。

()

不得之仁消息久,秋来体色复何如。苦将杯酒判身病,

狂作文章信手书。官职卑微从客笑,性灵闲野向钱疏。

()
名将生降负己知,丧师辱国死犹迟。
河梁羞与子卿别,携手空馀五字诗。
()
大将军,将天讨,出南征。
文如阿阁凤,武如牧野鹰。
兵行司马法,漕转屯田丁。
鹿山放麑万众泣,虎穴取■千人惊。
()

绿阴树树水田田,坐爱牛羊散远天。风送潮声来别浦,云收雨脚过平川。

几村茅屋青山外,无数渔舟白鸟边。不信桃源是何处,每将文字万人传。

()

铜炉岂必施家铸,木几中央照眼辉。沉水梦虚黄熟断,锄将高本一篮归。

()

狮子国中,随类度生。
盘石海潮,呵吼不停。
要见真狮子儿,於斯观其音声。

()

闲居倦时燠,开轩俯平林。雷声殷遥空,云气布层阴。

川上风雨来,洒然涤烦襟。田家共欢笑,沟浍亦已深。

()
钟鼎山林事,都庐一梦中。
观音门里去,叶叶响悲风。
()
绣衣盖代公,学力闯天造。
千篇发幽秘,万物困陵惊。
攗收尽随和,吾富无乃暴。
小试推敲手,聊效桃李报。
()

不肯迂回入醉乡,乍吞忠梗没沧浪。

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犹疑恨楚王。

()

我方幼稚能作对,武库先公向客誇。今日弘圭亦如我,不胜感旧泪横斜。

()
倦走南州与北州,竹篱茅舍足清幽。
但教有酒名从事,何必为官见督邮。
谢友寄诗通间阔,拂笺泚笔细赓酬。
虽然可写胸中意,难写驳中半点愁。
()

麟经一卷绍家传,父早光华子后先。云路何嫌花品艳,天风自振凤毛鲜。

归程及腊车随月,舞袖翻春锦照筵。百尺竿头还有路,故乡尘梦勿流连。

()
崔嵬高山侧,触石生片云。
自将风雨期,不与尘土群。
杳杳游太虚,对此几思君。
()

黄冠凭挂一孤丘,落日山空色正秋。鹃血啼残柴市梦,蛩鸣叫破竹楼眸。

骑临停饭咽和泪,笛怨航崖路忽幽。正气忠魂随宋去,五坡岭上望山头。

()

我心悲四序,秋天不可长。登高莽难辨,中原亦奔茫。

长跪复西向,诸陵黯苍苍。束发读六经,岂知早投荒。

()
郁蒸终不解,白昼忽昏迷。
树暗全如暮,禽惊误欲栖。
银丝斜翠壁,雪练堕青梯。
壮观何须数,茫茫后土泥。
()
发长带雪,骨瘦横山。
身心冷淡,云月高閒。
三条篾束兮道情自槁,五叶华开兮春信那悭。
()

友人相访入柴关,云水宽闲溪涧寒。莫道山家无可待,老松修竹任君看。

()
玉鞭重倚。
却沈吟未上,又索离思。
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
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发梳洗。
()
十月江南风信早,梅枝早D335先春。
田园剩得老来身。
浪言陶处士,犹是晋朝臣。
人道革爻居四九,谁知数在E578B97E。
()

素丝传苦节,彩笔擅瑶华。彭泽门藏柳,河阳县带花。

云霄馀宦辙,江汉逝仙查。寂寂谈玄者,空悲隔绛纱。

()

摘兰藉芳月,祓宴坐回汀。泛滟清流满,葳蕤白芷生。

金弦挥赵瑟,玉指弄秦筝。岩榭风光媚,郊园春树平。

()

年光苒苒暗推移,坐惜流年感旧期。
独听早蝉秋色里,潘安初见二毛时。

()

雷奔电激夜溟溟,虎啸能吟魄鬼惊。用即不勤功即进,圣胎涵养道芽生。

()

鹤之鸣,鸿厥声。鹤之舞,仪其羽。猗嗟乎,子当出群。

谁其云,崔山君。

()
冻耳萧萧天欲霜,冬深门巷意苍凉。
一筇径为梅花出,独立斜阳影正长。
()
很石惊涛枕席喧,长江蛟鳄屡垂涎。
早知行路难如此,何似修涂稳著鞭。
()

南极星遥海气阴,有人高卧在云林。青山合是藏收地,白发难销壮志心。

鸿雁春还无一字,鱼龙秋老几孤吟。忆君更厌风尘色,梦绕梅花四百岑。

()
两手擎来教放下,空身立地更疑猜。
根尘识界无寻处,多谢春风烂漫开。
()

夜宿密公室,话馀将昼兴。绕阶三径雪,当户一池冰。

家训资风化,心源隐政能。明朝复何见,莱草古沟塍。

()

池中已具八功德,浴处还敷七净华。妙体本来尘不染,何妨痒处与抓爬。

()
远目伤心楼上山。
愁里长眉,别后峨鬟。
暮云低压小阑干。
教问孤鸿,因甚先还。
()
黄君古君子,制行粹且夷。
恂恂美仪矩,蔼蔼赡文辞。
峨冠映长鬛,大布以为衣。
去岁应辟举,来自盱江湄。
()
夜窗涉尘编,山林诗辄取。
悠然忘世故,正味若醇酒。
渠能道我言,不必出吾口。
抄成长自随,真为岁寒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