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残红春去也

出自宋代释宝印的《偈颂十五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iàn dì cán hóng chūn qù yě,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遍地残红春去也,拍天涨绿兴悠哉。
道人觅甚安心法。
达磨当时带不来。
()
悠哉:悠闲自在的样子。
道人:(名)①对道教徒的尊称。②称佛寺中打杂的人。
心法:1.佛教语。指经典以外传受之法。以心相印证,故名。2.对色法而言,即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等八种心法。3.泛指授受的重要心得和方法。
达磨

这首诗词是宋代释宝印所作的《偈颂十五首》之一。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遍地残红春去也,
拍天涨绿兴悠哉。
道人觅甚安心法,
达磨当时带不来。

译文:
春天已过,满地残留的红花凋零,
天空湛蓝,绿色蔓延,景象宜人。
道人正在寻求一种内心的安宁法则,
达摩当年也无法带来这份心境。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凋零和自然的繁荣来表达对内心平静和宁静的追求。作者观察到春天的离去,感叹花朵凋零的景象,但与此同时,他也欣喜地看到大自然中新的生机和绿意。在这个景象的启发下,他开始追求一种内心的安宁和平静。然而,即使是达摩这样的智者,也无法直接带来这种状态,因为它需要个人自我探索和领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首句描述了春天的离去,残留的红花象征着短暂的美好,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接着,诗中的"拍天涨绿兴悠哉"表现出新的生机和自然的繁荣,给人一种宁静和欣慰的感觉。在第三句和第四句中,作者提到了道人在寻求内心平静的法则,但也指出这种状态并非轻易可得,即使是达摩这样的智者也不能直接带来。这种观点表明了作者对内心探索的重视和对修行的认识。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内心平静和修行的追求。作者意识到真正的内心宁静需要个人的努力和领悟,而不是外在的因素可以直接带来。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内心的平静。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宝印

释宝印(一一○九~一一九一),字坦叔,号别峰,俗姓李,嘉州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少从德山院清素得度具戒,听《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于中峰。会圆悟归昭觉,留三年。后南游,谒佛性泰、月庵果、草堂清。晚至径山,谒大慧宗杲禅师。大慧南迁,乃西还。后再出峡,住保宁、金山、雪窦。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敕补径山,召对选德殿。光宗绍熙元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谥慈辩。为南岳下十六世,华藏密印安民禅师法嗣。事见《渭南文集》卷四。...

释宝印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