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长一智

出自宋代释安永的《颂古三十一首》,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zhǎng yī zhì,诗句平仄:仄仄平仄。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不曾杀生,了无忌讳。
传言送语当风流,拈得口兮失却鼻。
()
一事,杀生,忌讳,传言,风流

《颂古三十一首》是宋代释安永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不曾杀生,了无忌讳。
传言送语当风流,拈得口兮失却鼻。

诗意:
这首诗词反映了作者对修身养性、遵循道德准则的思考和感悟。诗中表达了几个重要的主题,包括不因一件事情而停止思考和进步,不曾杀生以及不抱有任何禁忌。作者认为,传言和谣言可以随风而去,但言辞应当优雅动人,不可莽撞轻率,因为一旦说出口,就无法收回。

赏析:
这首诗词的篇幅虽短,但表达了深刻的思想。作者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一种修身养性、恪守道德的重要性。首句“不因一事,不长一智”强调了人们在面对事情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应该通过思考和反思来获得智慧和成长。这句话提醒人们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失去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接下来的两句“不曾杀生,了无忌讳”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伦理道德的尊重。杀生被视为违背伦理准则的行为,作者强调自己没有杀生的念头,以此来表达他对生命的珍视与保护,并坚决遵循道德规范。

最后两句“传言送语当风流,拈得口兮失却鼻”则提醒人们在言辞之间要慎重选择。传言和谣言可以随风传播,但是真实动人的言辞应该被珍视,言辞的质量应该优雅而有力。作者通过“拈得口兮失却鼻”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一旦言辞不当,将会失去别人的尊重和认同。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旨在提醒人们在生活中保持谨慎和明智,注重道德修养,慎重选择言辞。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作者传达了他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和见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