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于河上白云横

出自清代李鸿章的《赴试途中有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āng yú hé shàng bái yún hé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桑于河上白云横,惟冀双亲旅舍平。
回首昔曾勤课读,负心今尚未成名。
六年宦海持清节,千里家书促远行。
直到明春花放日,人间乌鸟慰私情。
()
白云:1.天上白色的云朵。《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唐苏颋《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蓬莱阁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2.黄帝时期掌管刑狱的官职。《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黄帝云师云名”颜师古注引汉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唐孙逖《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二》:“胡武平宿,贺晏元献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3.代指《白云谣》。唐李白《大猎赋》:“哂穆王之荒诞,歌《白云》之西母。”唐白居易《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景耀月《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白云謡”。4.也可以用作思亲的意象。《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宋岳珂《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梁瑄不归,璟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清黄遵宪《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白云篇”。5.可以比喻归隐。晋左思《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南朝梁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唐钱起《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沧州趣。”宋张炎《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州?”明徐渭《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6.专指陈抟。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高逸》:“陈摶,周世宗常召见,赐号白云先生。太平兴国初,召赴闕,太宗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白云,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7.代指白云亭。参见“白云亭”。
双亲:父亲和母亲。
旅舍:(书)(名)旅馆。
回首:(书)(动)①把头转向后方(看)。②回顾过去。[近]回忆。[反]展望。
负心:负心fùxīn[breakfriendshiporlovewithsbespeciallyrefertotransferone’slovetosomebodyelse;failone'sbeloved]违背良心;背弃情义。
成名:成名chéngmíng因为某种成就而有了名声不足以成名。
宦海:比喻仕途,官场。官吏们勾心斗角的场所。
家书:家书jiāshū∶家庭成员写的书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家书一箧。——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家中拥有的书
远行:远行yuǎnxíng[goonalongjourney;farawayfromone'shome]行走远路,前往某地
人间:(名)人类社会;世间:春满~。[近]世间|人世。
私情:私情sīqíng∶私人的情面或交情不徇私情∶不正当的男女爱情他的妻子跟别人有私情。

《赴试途中有感》是清代李鸿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桑于河上白云横,
惟冀双亲旅舍平。
回首昔曾勤课读,
负心今尚未成名。
六年宦海持清节,
千里家书促远行。
直到明春花放日,
人间乌鸟慰私情。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李鸿章在赴考试的途中,对自己的学业和前途感到思考和感慨。他看到桑树高耸于河边,白云飘浮在上,心中希望自己的双亲家中一切平安。回首过去,他曾经勤奋地学习,但是如今他的成名之路依然未能实现,心中感到失望和愧疚。然而,他在宦海中度过了六年,一直秉持着廉洁的原则。千里之外的家书催促着他赶路,继续前行。他期待明年的春天,当花朵绽放的时候,希望能得到人间乌鸟的慰藉,舒缓他内心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李鸿章在赴考途中的内心感受,通过景物描写和自省,表达了他对过去学业的努力和对未来成就的渴望之情。桑树和白云的描绘给人以宁静和悠远的感觉,与李鸿章内心的思绪形成对比。他回首过去的学习时光,感到自己的付出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但他并没有放弃,仍然怀揣着对成名的渴望,坚守廉洁的原则。家书的催促和对明年春天的期待,展示了他对家庭和未来的思念和期盼。最后的乌鸟象征着温暖和宽慰,给予他内心的安慰和勇气,使他更坚定地继续前行。整首诗词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李鸿章对人生道路上坎坷和追求的思考,展示了他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李鸿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