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子文。宋代。曾协。寄迹惊殊县,论诗得胜流。更容参往返,不恨此淹留。绝唱终三叠,长谣拟四愁。同游有陶谢,莫赋仲宣楼。
《和韩子文》是宋代诗人曾协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和心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寄迹惊殊县,
远离故乡,来到陌生的县城,
论诗得胜流。
在这里与其他的诗人相互交流,
展开诗歌的比拼。
更容参往返,
更加容易参与其中,
不恨此淹留。
并不后悔在此停留。
绝唱终三叠,
以精彩的演唱结束三次,
长谣拟四愁。
长篇的歌谣模拟了四种愁绪。
同游有陶谢,
有与我同游的有陶渊明和谢安,
莫赋仲宣楼。
但没有人能够写出像仲宣楼那样的赋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诗人曾协在旅途中的心情和体验。诗人离开故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县城,与其他诗人相互切磋,讨论诗歌,展开较量。诗人感到在这个陌生之地,可以更容易地参与诗歌创作,不后悔停留下来。他的演唱结束了三次,以精彩的表演征服了观众。而长篇的歌谣则描绘了四种愁绪,可能是指诗人在旅途中所经历的各种情感和困惑。最后,诗人提到了与他一同游玩的陶渊明和谢安,但他们都无法写出像仲宣楼那样的杰出作品。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旅途中的经历和心情,展示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追求。诗人在陌生的环境中,通过与其他诗人的交流和比拼,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实力。诗中出现的绝唱和长谣,突显了诗人的艺术表现力和创作追求。整首诗词流畅自然,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向往,展示了他对文学的追求和追寻真理的决心。
霜天晓角(初春即事)。宋代。刘辰翁。柳梢欲雪。十里烟明灭。曲曲阑干转影,教人忆、夜来月。家人相对说。灯花还又结。冻雨村村□鼓,终不似、上元节。
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唐代。韩愈。吾皇绍祖烈,天下再太平。诏下诸郡国,岁贡乡曲英。元和五年冬,房公尹东京。功曹上言公,是月当登名。乃选二十县,试官得鸿生。群儒负己材,相贺简择精。怒起簸羽翮,引吭吐铿轰。此都自周公,文章继名声。自非绝殊尤,难使耳目惊。今者遭震薄,不能出声鸣。鄙夫忝县尹,愧栗难为情。惟求文章写,不敢妒与争。还家敕妻儿,具此煎炰烹。柿红蒲萄紫,肴果相扶檠。芳荼出蜀门,好酒浓且清。何能充欢燕,庶以露厥诚。昨闻诏书下,权公作邦桢。文人得其职,文道当大行。阴风搅短日,冷雨涩不晴。勉哉戒徒驭,家国迟子荣。
巫山高二首(一作宋之问诗)。唐代。沈佺期。巫山峰十二,合沓隐昭回。俯眺琵琶峡,平看云雨台。古槎天外倚,瀑水日边来。何忍猿啼夜,荆王枕席开。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裴回作行雨,婉娈逐荆王。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宋代。释惟一。夏令更新,春归奏动。秧田铺翠,麦陇翻云。日犹舒暖,风已来熏。目击道存如不委,更饶一喝主宾分。
避暑东山寺。明代。詹琏。触热当蝉噪,视阴憩佛堂。断桥人罕渡,修竹凤时翔。檀气凝烟袅,泉声趁午凉。蒲团行已满,叱石顿成羊。
寄彭元思。宋代。赵蕃。忆昨寄书今几日,缺然无地接殷勤。秋风红叶堪题句,寒夜青灯忆对君。三径吾将归问路,一尊何日再论文。番湖政与冰溪接,鸡犬虽遥亦共闻。
丞相张公筑室湘江之上若欲远人间事尽心於山。宋代。李弥逊。庭前兰玉走斑衣,堂上埚篪乐寿卮。永昼牙签纷简帙,深庭豹尾卧旌旗。笑谈自有江山助,勋业从来草木知。许国尚馀忠鲠在,此心还与岁寒期。
忝官引。唐代。元结。天下昔无事,僻居养愚钝。山野性所安,熙然自全顺。忽逢暴兵起,闾巷见军阵。将家瀛海滨,自弃同刍粪。往在乾元初,圣人启休运。公车诣魏阙,天子垂清问。敢诵王者箴,亦献当时论。朝廷爱方直,明主嘉忠信。屡授不次官,曾与专征印。兵家未曾学,荣利非所徇。偶得凶丑降,功劳愧方寸。尔来将四岁,惭耻言可尽。请取冤者辞,为吾忝官引。冤辞何者苦,万邑馀灰烬。冤辞何者悲,生人尽锋刃。冤辞何者甚,力役遇劳困。冤辞何者深,孤弱亦哀恨。无谋救冤者,禄位安可近。而可爱轩裳,其心又干进。此言非所戒,此言敢贻训。实欲辞无能,归耕守吾分。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唐代。李白。廓落青云心,结交黄金尽。富贵翻相忘,令人忽自晒。蹭蹬鬓毛斑,盛时难再还。巨源咄石生,何事马蹄间?绿萝长不厌,却欲还东山。君为鲁曾子,拜揖高堂里。叔继赵平原,偏承明主恩。风霜推独坐,旌节镇雄藩。虎士秉金钺,蛾眉开玉樽。才高幕下去,义重林中言。水宿五溪月,霜啼三峡猿。东风春草绿,江上候归轩。
对菊。宋代。雪岩。菊花相菊一长欢,公是公非话总难。以道义交堪傲俗,得渔樵趣不须官。纷纷落叶山初瘦,隐隐平沙雁已寒。天气欲晴又欲雨,百年心事满栏干。
还家杂诗 其五。清代。沈曾植。元季九州沸,吾州独安宁。濮川丛桂枝,雅咏琴清英。景德录僧卷,金兰有友声。顾徐孙卓陈,卜宅皆宾萌。山纪贝家宅,溪环仲孚庭。淮张死不怨,谣谚观人情。地理有变易,径涂入夷庚。战士负羽守,兵家扼吭争。嵬峨细柳营,月波夜凄清。昔者乐郊语,今兹劫綦征。鯈乐岂无恋,鹊枝依复惊。愧无孙叔智,甘寝息郢兵。长为越流人,局顾重行行。
徽谣戏束陈正甫。明代。袁宏道。掺履若云青,肝肠如日杲。打脸坐黄堂,要把奸顽扫。披霜夜书佥,戴星朝画卯。移文四五张,禁约三两道。拊心谈民穷,攒眉视金宝。夏衣半疋葛,冬穿一领袄。门子赤脚多,皂隶白牌少。世人眼如豆,便道大爷好。谁知大夫心,厌之如粪草。本是俊男儿,扮作酸寒老。慈悲心愈毒,粗豪胆乍小。闭门录高士,留客杼愁抱。所事皆明畅,无法不精晓。只在一寸心,愈参愈不了。人品高难
次韵公显赋蜡梅诗二首 其二。宋代。张纲。愁里危肠日九回,今朝愁眼为花开。一枝斜倚向人笑,应报上林春信来。
十五夜雪。宋代。项安世。幸自封姨不敢嗔,放教月姊伴游人。不知滕六来奇许,忽与天官竞此辰。莲焰扑残惟种李,金波卷尽只铺银。玉皇应是怜尧父,不做无宵已四春。
希文枕边谈诗谓律诗易工梦中与之辩诗以折其。宋代。洪德章。七步成诗语近谐,坛荒李杜奇乏才。僧敲未敢一言定,鸟过曾安几字来。
盐井(盐井在成州长道县,有盐官故城)。唐代。杜甫。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汲井岁榾榾,出车日连连。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
菩提偈。唐代。惠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峡内三绝句。宋代。项安世。千崖无树作炊烟,峡内为生也可怜。探水得柴如宝藏,卖茆成俗满村船。
风入松 次宋人题西湖。明代。朱朴。武陵春酒不论钱,红杏竹篱边。画桥一带青青柳,兰舟系、玛瑙坡前。隔树数声鹦鹉,谁家一簇鞦韆。朱唇玉板鹧鸪天,歌罢鬓云偏。杜鹃啼歇清明雨,楼台锁、几处新烟。沈醉折花归去,路傍拾得遗钿。
赠商少峰寅长。明代。黎瞻。画有神仙客,乘风下帝乡。云霞开泮水,弦诵溢宫墙。池昼青芹长,坛秋翠桧香。无才倚璧玉,瞻望意何长。
题晴川图。元代。岑安卿。清溪潾潾生浅花,晓日倒射摇金沙。翩然双鹭下危石,玉雪照影无纤瑕。溪边小景入图画,青烟绿树渔翁家。渔翁归来歌未终,鹭鸶忽起芦花风。回眸遥望不可极,但见白玉飞青空。昔年夜宿潇湘浦,彻晓不眠听急雨。解衣曳杖立沙头,何似今朝得容与?长安马寒泥没腹,雪满朝衣冻肩缩。试令援笔题此图,长篇应赋《归来曲》。
经嵩阳废观因有戏题。宋代。魏野。嵩阳多废观,欲验少碑文。地属村夫子,苔漫石老君。草生泉更浸,松死烧犹焚。欲间神仙事,悠悠空白云。
郊居。明代。王素云。满望苍藤趁晚晴,残蝉衰柳不禁鸣。花间烧叶茶烟湿,竹底篝灯露气清。月向水中流夜色,风从芦里撼秋声。凭谁借得飞云履,不惮崎岖上玉京。
题子敬范新妇唐摹帖三首 其二。宋代。米芾。云物龙蛇惨动纸,父子王家真济美。庾翼小儿宁近似,沧溟浩对蹄涔水。腾蛇无足蜈多趾,以假移真信用智。龟澼虽多手屡洗,卷不生毛谁似米。
寄怀江宁张子莼太守四首 其二。清代。周赓良。逆旅多烦忧,相思溯畴曩。忆自避兵初,出门何惘惘。一唱相逢行,此乐非意想。投分略年义,雄谈日抵掌。同续兰亭诗,更打秦淮桨。好山必共看,佳句亦同赏。人方羡攀嵇,我颇惭说项。何期天末风,吹散浮萍两。惟馀今昔怀,感旧增怅怏。良觌不可常,流光付歘恍。所以南皮游,悲来叹乐往。
自鄱阳得请天台散吏解官就道恍然自适戏成。宋代。李弥逊。平明解印暮投馆,公事已如风马牛。报政仅堪书下下,结庐剩欲榜休休。无名花草香随路,得计禽鱼水满沟。袖取向来朱墨手,按行松竹上沧洲。
金缕曲 和蒙菽。近现代。谭献。怊怅题襟集。恁无端、渭城折柳,离歌三叠。待我归来猿鹤笑,杯酒难忘夙昔。曾记得、落花如雪。重向西园图画里,共故人,商略藏山丛。寻烟语,一双屐。十季乡思南屏鲫。怕回头、秋林禊饮,伤心非一。天末凉风衣带缓,赢得苍茫独立。只旧雨、相逢相惜。结个三休亭子好,便讨春,结夏同将息。知足传、点君笔。
即事。元代。赵秉文。楼头不见暮山重,遥认青林雨意浓。一阵风来忽吹散,断云还补两三峰。
须菩提赞。宋代。释心月。倚杖而立,示真般若。手中册子,云何抄写。长老若不放下,疑杀后生尊者。
采莲曲。清代。乾隆。薰风拂池塘,明霞映洲渚,荡漾木兰船,采莲不知暑。莲花如锦叶如盖,芳香自送摇清籁,疑有天孙为弄梭,不然洛浦飘衣带。采莲采莲夏复秋,青青苇岸忽白头。徘徊不觉露华湿,独喜红芳载满舟。
京口别黄甥良式。明代。陆深。千里相随论古今,河桥风雨夜沈沈。不知此日江头路,何似当年渭水深。
谢唐守送朱樱二绝句 其一。宋代。洪适。铃斋一树滴阶春,翻走髹盘赠野人。欲进曲生呼伯雅,却无樊素启丹唇。
别林十一恭并冯生二女儿。明代。王恭。逢君江上草萋萋,久客将归路欲迷。日暮孤舟空荡漾,天涯斗酒又分携。青枫孤屿潮声小,积雨芳洲蔗叶齐。亲爱重逢更何日,野云流水隔东西。
王母歌。唐代。李颀。武皇斋戒承华殿,端拱须臾王母见。霓旌照耀麒麟车,羽盖淋漓孔雀扇。手指交梨遣帝食,可以长生临宇县。头上复戴九星冠,总领玉童坐南面。欲闻要言今告汝,帝乃焚香请此语。若能炼魄去三尸,后当见我天皇所。顾谓侍女董双成,酒阑可奏云和笙。红霞白日俨不动,七龙五凤纷相迎,惜哉志骄神不悦,叹息马蹄与车辙。复道歌钟杳将暮,深宫桃李花成雪。为看青玉五枝灯,蟠螭吐火光欲绝。
西湖。魏晋。李氏。 舞凤翔龙拱帝城,秀涵积水驻川灵。青山楼观排云出,画舫笙歌隔柳听。撩乱花光浮绮陌,参差马影绕旗亭。振衣直上南峰顶,谁似盘溪却独醒。
燕春台。清代。王时翔。柳絮飘残,樱桃熟后,东风开老将离。杳杳燕关,三年鹏息应飞。联翩佳友分携。黯江干、帆影鞭丝。菰芦留我,郊居独赋,西笑难期。青云有客,白社无人,芳邻枉卜,乐事犹迟。残书几卷,小车花下方移。袁北张南,拟过从、斜对柴扉。却谁知。有夕阳一片,做出相思。
子陵濑。宋代。姜特立。不为故人出,出则将如何。交道古难终,岂唯畏虞罗。萧何丰沛旧,未免投金科。先生诚高哉,无愧紫芝歌。
门有车马客行。明代。邓云霄。侯门势翕赫,气与秋天高。结交遍海内,轩盖同游遨。歌钟日夜起,弦管声嘈嘈。欢呼屋瓦振,饮博各分曹。借问堂上客,皆云五陵豪。落花随玉舄,华烛粲珠袍。三杯意气豁,慷慨视宝刀。申言恩义重,泰岱轻鸿毛。一朝人事别,田窦相倾夺。众宾掉臂去,相弃如屣脱。昔时歌舞地,日暮呼鸧鸹。得宠交自深,失势情斯割。为谢书门者,毋劳更咄咄。
己未除夕 其二 别岁。明代。张萱。四序递往来,安知速与迟。迟固不可留,速亦谁能追。天运自有常,吾生亦有涯。所以古贤人,行乐须及时。岁功幸已毕,不在甘与肥。岁既舍我去,我岂为岁悲。儿孙罗酒浆,痛饮翁莫辞。千秋尚努力,谁云久矣衰。
浣纱曲。元代。艾性夫。浣纱如妾心,皎然照冰雪。秋声入络纬,炯炯织霜月。裁衣嫁作梁鸿妇,白发相看如此布。不学西施矜媚妩,妆成欲觅君王顾。忘却土城山下路,贪向铜龙溪边住。明朝吴骑猛如此,献入娃宫作俘虏。含羞短制衣楚楚,忍学翩翩鹤翎舞。
草堂成即事二首。宋代。喻良能。燕雀桑麻五亩匀,香炉峰下磬湖滨。青衫不碍两居士,白发真成六老人。子美浣花元不恶,渊明栗里总宜贫。作诗饮酒真吾事,回首江湖懒问津。
拈古十四首。宋代。释法薰。马师智藏,病痛一般。海兄不会,当面热瞒。头白头黑,言端语端。衲僧不用空啗啄,秤在星兮不在盘。
印秀才至舒州见寻,别后寄诗依韵和。宋代。徐铉。羁游白社身虽屈,高步辞场道不卑。投分共为知我者,相寻多愧谪居时。离怀耿耿年来梦,厚意勤勤别后诗。今日溪边正相忆,雪晴山秀柳丝垂。
丑奴儿。宋代。周邦彦。南枝度腊开全少,疏影当轩。一种宜寒。自共清蟾别有缘。江南风味依然在,玉貌韶颜。今夜凭阑。不似钗头子细看。
茉莉花。宋代。叶廷珪。露花洗出通身白,沈水熏成换骨香。近说根苗移上苑,休惭系本出南荒。
四无谁语,待推窗、初见江南风物。索笑巡檐无奈处,悄隔东邻一壁。有酒如船,招呼满载,只欠枝头雪。疏花冷眼,坐中都是词杰。
堪恨几日西郊,寻消问息,肯向吟边发。著意相看,又恐是、六出幻成还灭。恼眼儿童,攀翻顶戴,不到先生发。明朝重省,初三知属谁月。
酹江月(赵氏席间即事,再用坡韵)。宋代。刘辰翁。四无谁语,待推窗、初见江南风物。索笑巡檐无奈处,悄隔东邻一壁。有酒如船,招呼满载,只欠枝头雪。疏花冷眼,坐中都是词杰。堪恨几日西郊,寻消问息,肯向吟边发。著意相看,又恐是、六出幻成还灭。恼眼儿童,攀翻顶戴,不到先生发。明朝重省,初三知属谁月。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其九。宋代。杨万里。报答春光酒一卮,贫中无酒著春欺。作诗细与东风道,未必东风肯要诗。
袁参政挽诗。宋代。魏了翁。生世恨不蚤,庚申始识公。象衣垂綷{左纟右蔡},长佩奏璁珑。幸甚蝇依骥,居然燕背鸿。灵輀送无路,泪洒霅溪风。
同善之仲贯无逸游饮夜归分韵得星字。宋代。陆文圭。岁华摇落江头树,客子漂流海上萍。尽染缁衣无复素,空留白眼为谁青。对豢便可供高卧,把酒何妨苫独醒。太息此心徒炯炯,奈何余发已星星。
次韵答友。宋代。陈恭。竹枝歌忆楚江天,曾向浔阳久泊船。君过石钟寻旧韵,我知鑪顶起新烟。故人寥落今谁在,好梦迢遥亦偶然。秋以为期犹未至,冷鸿疏草暮云边。
诗一首。宋代。赵夔。青嶂横开高几重,巉岩直上半天中。虚明洞口千年久,澄澈流来一溜通。海蚌张颐方吸月,云龙夺迹遂乘风。隼旗出有随轩雨,指日秋成贺岁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