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下虽殊一色均。宋代。韩维。四风标韵出风尘,高下虽殊一色均。为我终朝谈实相,参差庭柏敞精神。
《庵中睡起五颂寄海印长老》是宋代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庙宇中醒来,写五首颂诗寄给海印长老。
四风标韵出风尘,
高下虽殊一色均。
为我终朝谈实相,
参差庭柏敞精神。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庙宇中醒来后的感慨和思考。诗人通过四首颂诗,表达了个人修行的心境和对佛法的理解。他认为,纷繁的尘世风景虽然各不相同,但在佛法中,众生都应该追求相同的境界。他希望与海印长老一起探讨佛法的真谛,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韩维对佛法和修行的热爱和执着追求。诗人醒来后,在庙宇中静思,意识到尘世风尘的浮躁和虚幻,他通过写五首颂诗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和体悟。
其中,“四风标韵出风尘”一句,意味着尘世的纷扰和俗世的琐碎。无论人们在尘世中的地位高低,最终都是相同的,因为在佛法中,人们应该超越世俗的差别,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
“为我终朝谈实相,参差庭柏敞精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真谛的追求。他希望与海印长老一起,探讨佛法的实相,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这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修行的虔诚和对心灵境界的追求,他希望通过与长老的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敬仰和对修行的追求,展现了他对尘世的超越和对心灵境界的向往。这首诗词以简约而深刻的方式,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修行的价值,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佛教思想的关注和追求。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