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得俸禄常饥。魏晋。孔融。从洛到许巍巍。曹公忧国无私。减去厨膳甘肥。羣僚率从祁祁。虽得俸禄常饥。念我苦寒心悲。
《六言诗》
从洛到许巍巍,
曹公忧国无私。
减去厨膳甘肥,
群僚率从祁祁。
虽得俸禄常饥,
念我苦寒心悲。
中文译文:
从洛阳到许昌迢遥,
曹公为国忧虑无私。
削减厨膳的丰盈美味,
朝廷官员们都纷纷从而戒欲。
即使得到俸禄,仍然常常饥肠辘辘,
思念我所遭受的苦寒,心情悲凉。
诗意和赏析:
这首《六言诗》是孔融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两汉时期曹操治国的艰难和朝廷官员的困苦。诗中通过对曹操的赞颂和官员的牺牲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渴望。
诗的开头描述了从洛阳到许昌的漫长旅途,强调了曹操的忧国忧民之心,他不顾个人的辛劳和困苦,全心全意为国家服务。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揭示了朝廷官员们的自我节制和奉献精神。他们自愿减少了自己的膳食享受,以节约国家的开支。他们虽然有微薄的俸禄,却经常饥饿。这种描绘揭示了朝廷官员为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享受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官员们的生活困境。
整首诗通过对曹操和朝廷官员们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以及对社会困境和贫苦人民的同情。这种关爱和同情的情感,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感人肺腑的力量,深深触动读者的心灵。同时,诗中对曹操和朝廷官员们的赞美,也彰显了作者对忠诚和奉献精神的崇敬。
总的来说,这首《六言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两汉时期曹操治国的艰难和朝廷官员的牺牲,通过对曹操和官员们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期望,展现了作者对忠诚和奉献精神的赞颂,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郡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建安元年(196),征还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大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为曹操所杀。能诗善文。散文锋利简洁,代表作是《荐祢衡表》。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孔北海集》。...
孔融。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郡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建安元年(196),征还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大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为曹操所杀。能诗善文。散文锋利简洁,代表作是《荐祢衡表》。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孔北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