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重春树合

出自唐代刘方平的《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àn zhòng chūn shù hé,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
楚国巫山秀,清猿日夜啼。
万重春树合,十二碧峰齐。
峡出朝云下,江来暮雨西。
阳台归路直,不畏向家迷。
()
朝云,暮雨,阳台,归路,不畏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是唐代刘方平所作的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楚国的巫山高耸秀美,清脆的猿猴日夜啼叫。茂密的春树排成万重,十二座碧峰齐聚天际。狭窄的峡谷中云雾散尽,江水从西方带来暮雨。阳台是直通回家的道路,我并不害怕迷路回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巫山的景色,以及作者游历时的感受。巫山自然风光秀美,被称为“巫山秀”。诗中描绘的猿猴的啼声、春树的茂密、碧峰的齐聚,展现了巫山的壮丽景色。诗人通过描写巫山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对家园的向往和归属感。阳台象征着回家的归路,诗人坚定地表示不会害怕迷路回家,暗示了他对家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短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巫山的壮丽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家园的深深留恋和思念之情。诗歌的意境清新,既有田园诗的清丽之感,又有山水诗的壮美之情。虽然诗词篇幅短小,但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绪和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首诗通过对巫山自然景色的精彩描绘,表达了对家园的眷恋之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独特关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方平

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阳人。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 ,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刘方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