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观手面分转侧。宋代。苏轼。丹青久衰工不艺,人物尤难到今世。每摹市井作公卿,画手悬知是徒隶。吴生已与不传死,那复典刑留近岁。人间几处变西方,尽作波涛翻海势。细观手面分转侧,妙算毫厘得天契。始知真放本精微,不比狂花生客慧。似闻遗墨留汝海,古壁蜗涎可垂涕。力捐金帛扶栋宇,错落浮云卷新霁。使君坐啸清梦余,几叠衣纹数襟袂。他年吊古知有人,姓名聊记东坡弟。
《子由新修汝州龙兴寺吴画壁》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一个绘画家吴生的艺术才华以及他在世间的境遇。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丹青技艺已经衰退,人物形象难以传世。
他常常模仿市井百姓画作皇家贵族,画家的身份只能是无名小卒。
吴生已经去世,他的技艺不再传承,不再有人能够继承。
如今世间变化无常,仿佛波涛翻滚海洋般汹涌激荡。
细细观察他的画作,每一个线条的转折和细微之处都能得到完美的表达。
这让人明白真正的艺术在于捕捉微妙之处,而不是盲目追求浮华和虚荣。
似乎听闻他留下了一幅作品在汝州的海边,古老的墙壁上留下了他的蜗涎,令人感动得落泪。
他放弃了财富和名利,用自己的力量来扶持建筑物,就像浮云在新的晴朗天空中变幻无常。
使君坐在那里陶醉于清澈的梦境中,重叠的衣纹数着他内心的喜悦和愉悦。
在未来的时代,当人们来缅怀古人的时候,或许只会记得他是东坡的弟弟,但他的名字至少还能记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吴生这位绘画家的艺术才华为主线,表达了苏轼对真正艺术精髓的思考和对艺术家命运的关注。诗中通过对吴生的画作和他的处境的描绘,展示了苏轼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的思考。
苏轼通过形容丹青技艺的衰落,揭示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艺术的冷漠。吴生作为一个才华出众的画家,却只能模仿市井百姓的画作,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赏识。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艺术家的局限和不公平待遇。
诗中通过对吴生画作的细致观察,强调了真正艺术的精髓在于细微之处的捕捉和表达。苏轼认为,艺术家应该注重细节,用心去观察和描绘,而不是追求表面的华丽和虚荣。他对吴生技艺的赞美,也暗示了苏轼对真正艺术的追求和理解。
诗中还描述了吴生放弃个人利益,用自己的力量来扶持建筑物的情景,展示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奉献精神。这也是苏轼对艺术家的赞扬和对艺术家境遇的思考。
最后几句诗则展示了苏轼对吴生的敬佩和对他的记忆。虽然在后人眼中,他可能只是东坡的弟弟,但苏轼希望人们至少还能记住他的名字,以表达对这位艺术家的尊重和纪念。
这首诗词通过对吴生的描写,反映了苏轼对艺术与社会、个人命运的思考。他强调真正的艺术在于细致的观察和表达,而不是追求外表的虚华。同时,他也呼吁社会对艺术家给予更多的尊重和关注,不让真正的才华黯然无闻。
整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和思辨风格展现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艺术家命运的关怀,具有深刻的诗意和赏析价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