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是补天余。宋代。苏轼。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傍石,尽是补天余。
诗词:《儋耳山?此诗为孔平仲作?》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突兀隘空虚,
他山总不如。
君看道傍石,
尽是补天余。
中文译文:
儋耳山高耸突兀,空旷而幽深,
与其他山峰相比,它总是独占鳌头。
君王啊,请您仔细观看路旁的石头,
它们都是上天遗留下来的补天之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儋耳山的壮丽景色,并表达了苏轼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儋耳山位于今天的海南岛,是一座高耸秀丽的山峰。苏轼通过描绘山峰的高耸和空旷,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他认为儋耳山与其他山峰相比,无论是在壮丽程度还是在独特性上都无可比拟。
诗的最后两句,苏轼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儋耳山的喜爱。他说君王可以观看路旁的石头,因为这些石头都是上天遗留下来的,是上天的补天之余。这里的"补天余"意味着上天在创造儋耳山时,将多余的材料留下,形成了这些石头。苏轼以此来强调儋耳山的非凡之处,将其与其他山峰相比较。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儋耳山的壮丽景色和独特之处。苏轼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创造力的赞赏。诗中的对比和幽默的表达方式增加了诗意的层次和趣味性,使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儋耳山的深深喜爱和对自然美的讴歌。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