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向东吴再起兵

出自唐代胡曾的《咏史诗·乌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ǐ xiàng dōng wú zài qǐ bī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
歌声:歌唱之声;演唱歌曲的声音。
不是:(名)错误;过失:好意帮他,反倒说我的~|他总在背后说别人的~。
起兵:起兵,汉语词汇。拼音:qǐ bīng 释义:1、发兵;出兵。2、犹起事。3、聚合兵众。4、部队开拔。

诗词《咏史诗·乌江》是唐代诗人胡曾创作的一首诗,描述了王势已衰败,兵败楚歌声起的景象。作者以乌江为背景,表达了对东吴再起兵的耻辱之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王势已倾,兵败楚歌声。
乌江上有船可渡,却感到耻辱地向东吴再起兵。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述王势已经衰败,兵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中的耻辱感。诗中乌江是一个象征,作者用乌江不缺船只来比喻自己的失败和耻辱,表示自己即使有重新起兵的机会,但却感到非常丢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失败与耻辱的场景,通过乌江的形象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揭示了自己对失败的反思和懊悔,尽管有重新起兵的机会,但却感到耻辱,似乎失去了再度崛起的信心。

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胡曾对失败的自责和内疚之情。通过乌江的比喻,鲜明地表达了诗人的耻辱感,展示了他对自身身世的深刻思考。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读者留下了思考失败与耻辱的重要性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胡曾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胡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