苒苒光阴。宋代。柳永。向深秋,雨余爽气肃西郊。陌上夜阑,襟袖起凉飙。天末残星,流电未灭,闪闪隔林梢。又是晓鸡声断,阳乌光动,渐分山路迢迢。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抛掷云泉,狎玩尘土,壮节等闲消。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
《凤归云(仙吕调)》是宋代文学家柳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凤归云(仙吕调)
向深秋,雨余爽气肃西郊。
朝向深秋时节,雨过后清爽的气息笼罩西郊。
陌上夜阑,襟袖起凉飙。
在夜晚的小路上停留,衣袖因凉风而飘起。
天末残星,流电未灭,闪闪隔林梢。
天空尽头的星星残留,电光未消,闪烁在树梢之间。
又是晓鸡声断,阳乌光动,渐分山路迢迢。
又到了黎明鸡鸣声消失的时候,太阳的光芒开始移动,慢慢分开崎岖的山路。
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
辛辛苦苦地奔波劳碌,岁月匆匆流逝,微不足道的财富,微小的名利,毕竟有何成就,都是虚高。
抛掷云泉,狎玩尘土,壮节等闲消。
抛弃了云雾和泉水,沉迷于玩弄尘土,壮烈的节操却草草消失。
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
幸好有五湖的烟波浩渺,一船的风景与月色,还是应该回去做老实的渔夫和樵夫。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深秋时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利禄的厌倦和追求内心自由与宁静的渴望。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自然现象,传达了生活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诗人用凄迷的语言表达了对尘世浮华的失望和对真正价值的追求。
诗中的"凤归云"象征高尚的志向和追求,但它却被抛掷于云泉之间,暗喻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抛弃。他对世俗的名利和权力产生了疑问,认为它们都是微不足道的,不值得追求。诗人渴望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
整首诗词以意境优美、笔触细腻见长,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的结合,传达出深邃的意境和情感。柳永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表达了追求心灵自由和返璞归真的愿望。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对人生的思考,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柳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