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志犹存

出自唐代魏徵的《述怀(出关)》,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kāng kǎi zhì yóu cú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
逐鹿:(书)(动)比喻群雄争夺天下:~中原。
纵横:(形)竖横交错:铁路~。②(形)奔放自如:笔意~。③(动)奔驰无阻:~驰骋。
犹存:1.言情类小说。2.仍然保留着。
杖策天子:古代中国臣民对帝王的尊称。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天子是古代政权里的尊称,“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中国文化,注重修德与立功。
出关:1.出关口;到塞外。2.和尚或佛教信徒坐饿关结束。
请缨:(书)(动)汉朝时,南越(粤)与汉和亲,武帝派终军出使,劝说南越王入朝。终军说,愿取一长缨(绳子)把南越王绑来。后用“请缨”指请求杀敌:为国~。
凭轼

《述怀(出关)》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述怀(出关)》

中原初次争霸,我拋下文人之职事去从军。
虽然我纵横智谋辗转无果,但我依然怀有豪情壮志。
我扶杖前去朝见天子,驱马离开关门。
我请缨南下辅佐岭南,凭借我的智谋为东方边疆效劳。
我行走在崎岖的高山峰顶,出没于开阔的平原。
古老的树木中传来寒鸟的鸣叫,空山中夜晚猿猴的啼声。
虽然我的眼睛因长途跋涉而疲惫,但我的灵魂仍然感到震撼。
我并不畏惧艰险,深深怀念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之恩。
季布无法违背自己的诺言,侯嬴对我的承诺倍加看重。
人生中的价值感来自于斗志满怀,功名不需要细说。

诗意:这首诗描述了诗人魏徵作为一位投身于军事事业的文人,经历了从中原到南方、东方的奋斗历程。诗中表达了诗人不达目的毫不退缩的精神,以及对国家的深深热爱和对功名追求的心情。

赏析:这首诗以短小的篇幅展现了诗人在唐代乱世中的奋斗追求和对国家的忠诚,表达了他追求功名成就和对个人价值的思考。通过选择投笔从戎,诗人表现了一种报国之志,同时也体现了他深沉的国士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高山、平原以及鸟鸣猿啼的声音,使诗歌具有一种自然而真实的味道。整首诗富有激情和豪情,展现了唐代士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功名的追逐。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