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出关)。唐代。魏徵。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述怀(出关)》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述怀(出关)》
中原初次争霸,我拋下文人之职事去从军。
虽然我纵横智谋辗转无果,但我依然怀有豪情壮志。
我扶杖前去朝见天子,驱马离开关门。
我请缨南下辅佐岭南,凭借我的智谋为东方边疆效劳。
我行走在崎岖的高山峰顶,出没于开阔的平原。
古老的树木中传来寒鸟的鸣叫,空山中夜晚猿猴的啼声。
虽然我的眼睛因长途跋涉而疲惫,但我的灵魂仍然感到震撼。
我并不畏惧艰险,深深怀念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之恩。
季布无法违背自己的诺言,侯嬴对我的承诺倍加看重。
人生中的价值感来自于斗志满怀,功名不需要细说。
诗意:这首诗描述了诗人魏徵作为一位投身于军事事业的文人,经历了从中原到南方、东方的奋斗历程。诗中表达了诗人不达目的毫不退缩的精神,以及对国家的深深热爱和对功名追求的心情。
赏析:这首诗以短小的篇幅展现了诗人在唐代乱世中的奋斗追求和对国家的忠诚,表达了他追求功名成就和对个人价值的思考。通过选择投笔从戎,诗人表现了一种报国之志,同时也体现了他深沉的国士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高山、平原以及鸟鸣猿啼的声音,使诗歌具有一种自然而真实的味道。整首诗富有激情和豪情,展现了唐代士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功名的追逐。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蜗庐有隙地三两席稍种树竹已有可观戏作七篇 其一 菊。宋代。程俱。吾闻郦侯国,产菊千丈潭。采华食其叶,垂根渍芳甘。遂令郦川氓,难老如彭聃。庭前有古井,秋霖发清涵。慇勤东篱绿,覆此白玉奁。时能嚼新蕊,汲月散馀酣。
太阳十六题 其十一 言无过失。元代。耶律楚材。元知舌上无横骨,须信喉中有转关。唤鳖为龟人不肯,直教迦叶也眉攒。
哭郑丈四首。宋代。叶适。插架轴三万,撑肠卷五千。京都通百郡,溟渤汇群川。深浅人随汲,东西意各便。后生无复见,媚学谩跹跹。
寄题刘成功锦里。宋代。杨万里。嘉林市中尘一丈,嘉林寺後竹千竿。先君授徒竹窗底,我初识君俱少年。同师同舍同笔砚,火冷灯青飞雪片。春风一夜吹林花,南北飘零各星散。我今头白苦思归,羡君山园芋栗肥。为君题作小锦里,君应一笑巾堕儿。
赠王尹实判官还潞州。明代。金幼孜。三年京国数追游,千里还官宠渥优。诗兴谩从佳士发,篆书多为故人留。山城腊尽梅初放,驿路春寒雪未收。早晚到州如有暇,新诗先寄凤池头。
接笋峰。宋代。邱攀桂。天下名山说武夷,高峰晴树碧云齐。望穷石鼎疑无地,行到山根却有梯。茅屋成村多卜隐,草书悬壁半留题。几时扫断红尘路,一叶渔舟九曲溪。
庚午仲夏重游祥云岩示印期印超印致诸子。明代。何南凤。再上峨峰石上眠,青霄皓月枕头边。风生两腋宁知暑,势近三台可问天。一道泉声真不俗,千年树色总成仙。叮咛从者非容易,信宿烟霞是胜缘。
送蒋湘南还光州。清代。姚燮。三月西风吹沙雨,漠漠何凄凄,沙上杨柳无春姿。黄鸟黄鸟不来飞,屋脊有乌哑哑啼。蒋君冒雨过我见我无一辞,谓不得志行将归。我不能留君归,对君恻恻悲且涕洟。后此相见知有期无期。君年当五十,余年已四十。盛时日月如奔流,向东去潗潗,鞭马追之那能及?宿昔遇君长安门,长安之乐何莘莘。红镫青鬓娇阳春,酒如烟雾花如云。不愿得功名富贵,但愿与君相见常相亲,畜我如弟,事君如昆。朝随君出同一马,暮随君入同一轮。暮入同一轮,朝出同一马。有轮不朱,有马不赭。褐衣若黴,子喑吾哑,九逵踯躅在人下。君不见役役者声气赫何隆隆,侍从何都冶,有轮亦朱,有马亦赭。出门驱驱,心不知写,闭门岑岑,与言者寡。曾我与子,而悲踯躅在人下。凤凰在铩,不能扬其辉,黄雀啾唧,自相遨嬉。不悲男儿贫贱在人下,所悲身世出入各有东与西,奈何奈何使之多别离。䍧牱如豹,白云隐之。罗带百结,美人面缁。抚我琴上徽,为君宛转慢歌长相思。黄河千里,瀰瀰淫淫,其水入海安可寻?赠我幽兰音,何以报之春风心。携手登高阜,不见阆风岑。将车溯郊甸,禾麦阴沈沈。腰无玉玦,手无千黄金。吁嗟乎子,吁嗟乎我,花落难为春,樽中有酒不醉谁能禁?昔日别苦长,今日见苦短。今日见苦短,明日别复远。有花不妍,有酒不满。柳枝垂垂,乱不可绾。雨吹风飘,其凄欲断。千秋在心,千里在眼。君之归也谓当不复远行,我归将不复远行。上有白发,下有黄口婴。庑不可以赁,田不能耕,顾瞻上下,何以为情?君之归也谓将闭门独居兀兀以终老,我归闭门于计亦好。三年谷荒,二年兵扰。里无旧邻,门巷多荒草。顾瞻室家,惄焉如捣。君之归也得归亦宜,我之归也生将何依?君归我犹不归,明日之事焉可知?高门列戟,大道纷旌麾,两人踯躅在路歧。有酒不我乐,花不我怡,悠悠千古,尽此片辞。君不能待我同时归,后此相见知无期有期。对君恻恻,悲且涕洟,对我恻恻,涕洟且悲。
送人从辟。宋代。李复。秋风萧索塞云黄,白发青衫应辟章。曾说穰侯常畏客,今观毛遂欲投囊。雁门旧障云松尽,离石新城垅谷荒。想有高谈开玉帐,尊前妍论洒珠光。
杂诗六首 其二。宋代。刘豫。风荷柄柄弄清香,轻薄沙禽落又翔。红日转西渔艇散,一川山影暮天凉。
斋所谢定西侯惠巴茶。明代。程敏政。元戎斋祓近青坊,分得新茶带酪香。雪乳味调金鼎厚,松涛声泻玉壶长。甘于马湩疑通谱,清让龙团别制方。吟吻渴消春昼永,愧无裁答付奚囊。
鹧鸪天(七夕)。宋代。赵师侠。一叶惊秋风露清。砌蛩初听傍窗声。人逢役鹊飞乌夜,桥渡牵牛织女星。银汉淡,暮云轻。新蟾斜挂一钩明。人间天上佳期处,凉意还从过雨生。
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后为历阳守,跂而望之。适有客以《金陵五题》相示,逌尔生思,欻然有得。他日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且曰《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余四咏虽不及此,亦不孤乐天之言耳。
石头城
金陵五题·并序。唐代。刘禹锡。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后为历阳守,跂而望之。适有客以《金陵五题》相示,逌尔生思,欻然有得。他日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且曰《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余四咏虽不及此,亦不孤乐天之言耳。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生公讲堂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江令宅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
垄头水。唐代。王建。垄水何年垄头别,不在山中亦呜咽。征人塞耳马不行,未到垄头闻水声。谓是西流入蒲海,还闻北去绕龙城。垄东垄西多屈曲,野麋饮水长簇簇。胡兵夜回水旁住,忆著来时磨剑处。向前无井复无泉,放马回看垄头树。
送曾子华游赣。宋代。邓有功。 丈夫达有遇,出令走千里。焚香玩太空,宴坐尘不起。云胡子曾子,不自乐沂不。风烟挟两袖,足跟尚芒履。持被直承明,三省良未忆。观君气如虹,接淅亦可美。昔年子长游,落笔妙信史。三苏出岷峨,文章仰欧子。此行崆峒岭,万事宁足侈。郁孤有奇观,佳句公摩洗。予生事斗室,出若畏澜蠡。长安歌狭邪,神鼎铸螭鬽。穷通匪同途,动静实一理。时止复时行,愿与参此义。
舟夜。宋代。赵汝鐩。夜泊枫林岸,江平万籁收。松崖猿袅月,芦渚雁眠秋。轩冕傥来尔,林泉归去休。客愁正无奈,孤笛起渔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