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池月下明

出自唐代韩愈的《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月池》,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án chí yuè xià mí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寒池月下明,新月池边曲。
若不妒清妍,却成相映烛。
()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月池》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池月下明,新月池边曲。
若不妒清妍,却成相映烛。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亮照耀下的寒冷池塘。明亮的新月曲线映照在池塘旁边。诗人表达了月亮和水面的相互映射,它们彼此辉映,相辅相成。诗人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比喻,暗示月亮和水面的关系如同烛光和镜面的相互映射一样美丽。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色,通过对月亮和池塘的描绘,表达了相互映射的美妙。诗人通过运用意象和比喻,将月亮和池塘与烛光和镜面相联系,给人一种闪耀而温馨的感觉。

诗人用"寒池月下明"的描写展现了月亮照耀下的冷静和明亮,而"新月池边曲"则形象地表达了月亮的曲线状,与池塘的相映成趣。接着,诗人以"若不妒清妍"的形容,暗示月亮并不吝嫉水面的美丽。最后一句"却成相映烛"则运用了比喻,将月亮和水面的关系比作烛光和镜面的相互映射,形容它们之间的和谐与美丽。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独到感悟。它传递了一种和谐、美丽和平静的意境,表达了人与自然的融洽与共生。同时,诗人通过对月亮和池塘的描绘,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词在形式上简练明快,语言上优美流畅,是一首典型的唐代诗词作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