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自古皆如此

出自唐代温庭筠的《相和歌辞·懊恼曲》,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ò yán zì gǔ jiē rú cǐ,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藕丝作线难胜针,蕊粉染黄那得深。
玉白兰芳不相顾,倡楼一笑轻千金。
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剑刜钟铅绕指。
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
西江小吏朱斑轮,柳缕吐芽香玉春。
两股金钗已相许,不令独作空城尘。
悠悠楚水流如马,恨紫愁红满平野。
野土千年怨不平,至今烧作鸯鸯瓦。
()
相顾,倡楼,一笑,千金,绕指

译文:

莲花丝作线难与针相比,
花蕊粉黄难染得深。
美丽的玉兰花却不与莲花对望,
在倡楼上一笑可以轻松得到千金宠爱。
不要说这是自古以来的常情,
强力的剑可以切断钟铅的缠绕。
三秋过后庭院的绿色逐渐消逝,迎来了霜冷,
只有荷花依然守候着红色的死亡。
西江的小吏朱斑轮,
柳絮吐出芽儿香如玉一样的春天。
两根金钗已经相互约定,
不允许孤独地生活在空虚的城市尘埃中。
悠悠楚江水流淌如奔马,
恨紫愁红充满了平野。
千年来被荒芜的土地怨恨不平,
至今依然以鸯鸯瓦的形象燃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古代的东方美景为背景,描绘了一系列寓意深远的形象和情感。诗人通过对莲花、玉兰花、荷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现实世界中情感困境和羁绊的痛苦感受。

诗中莲花丝与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在世俗中的负累和痛苦。玉兰花与莲花不相顾,象征着美丽的事物并不会自动被人们欣赏,需要通过一些短暂的表面虚荣来吸引目光。倡楼一笑轻千金,暗示了社会的虚荣和功利。而荷花则是孤独且坚强的象征,守护着红色的死亡。

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痛苦。他提到了自古以来的常情,指的是人们追求利益和权利,往往会忽略真正美好的事物。诗中的剜钟铅,象征着割舍一切俗扰,寻求内在的自由。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达了对世俗荣华和内心困扰的反思和追求。最后,诗人以鸯鸯瓦的形象燃烧,象征着对千年来被荒芜的土地的怨恨和不平。

这首诗情感真实,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的相互关系,表达了对社会现实和内心困扰的痛苦感受。诗人用简练而富有音韵的语言,展示了唐代诗坛上温庭筠独特的才华和艺术魅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温庭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