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访峰头鹤

出自宋代赵必{王象}的《念奴娇(饯朱沧洲)》,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fǎng fēng tóu hè,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中年怕别,唱阳关未了,情怀先恶。
回首西湖十年梦,几夜檐花清酌。
人世如萍,客愁似海,吟鬓俱非昨。
风涛如许,只应高卧林壑。
菊松尽可归欤,叹折腰为米,渊明已错。
相越平吴,终成底事,一舸五湖差乐。
细和陶诗,径寻坡隐,时访峰头鹤
罗浮咫尺,春风寄我梅萼。
()
中年,未了,情怀,回首,人世,如萍,客愁,俱非昨,如许,林壑

《念奴娇(饯朱沧洲)》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必(字王象)。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中年怕别,唱阳关未了,
情怀先恶。回首西湖十年梦,
几夜檐花清酌。人世如萍,
客愁似海,吟鬓俱非昨。
风涛如许,只应高卧林壑。
菊松尽可归欤,叹折腰为米,渊明已错。
相越平吴,终成底事,一舸五湖差乐。
细和陶诗,径寻坡隐,时访峰头鹤。
罗浮咫尺,春风寄我梅萼。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中年时的思绪和情感。他感到害怕与亲友分别,唱着《阳关曲》却未能唱完,心中的情感先已变得疲倦。回首看着西湖,回忆了十年的梦境,几个夜晚在檐花下独自品酒。他感慨人世间的生命如同浮萍,作为客人的忧愁却像海洋一样深沉,诗人和他的青春已经不再是昨天的样子。他认为风浪如此汹涌,自己应该高卧在山林之间。菊花和松树都可以回归自然,而他却感叹自己的年华已经消逝如同折断的腰杖,渊明已经误入歧途。他和越国相平,吴国相安,最终成为微不足道的事情,他只能乘船在五湖之间寻找快乐。他细细品味着陶渊明的诗,径直寻找山坡上的隐居之地,偶尔前往山峰寻访仙鹤。他觉得罗浮山离他很近,春风将他的思念寄托在梅花的花萼上。

赏析:
这首诗词以忧愁的情感抒发了诗人中年时的心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岁月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存在的困惑和迷失的思考。他感到自己的人生如同浮萍般漂泊不定,客居他乡的忧愁又如同汪洋大海般深沉。他渴望返璞归真,像菊花和松树一样回归自然。诗中还体现了对陶渊明的崇拜和追求,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寄托。整首诗以自然景观和心灵世界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